【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访百年古楼,学榫卯之理】

(通讯员:郑可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人文和精神,是祖先给予后辈们的问候和告别,也饱含着后辈们对过去的思念,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向往,一天天,一年年,那些岁月留下的故事都镶嵌在了传统文化的每一寸肌肤纹理之中,写成了斑驳而又婉转的时代回音。为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做好宣传工作,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留韵传香实践队于2022年12月27日前往了聊城光岳楼—一座主楼完全用榫卯结构搭建起的建筑。
 
 
 
12月27日,留韵传香实践队到达了位于聊城市中心的光岳楼,这座楼始建于明朝,整座楼由墩台和主楼两部分组成,占地约1200平方米,墩台高约9米,主楼高约24米。楼台的四面各有一个拱门,南曰“文明”,北曰“武定”,东曰“太平”,西曰“兴礼”。整座楼结构紧凑,尽显明朝建筑之美,位列中国十大名楼,享有“虽黄鹤、岳阳亦当望拜”的美誉。
 
 
 

 
 
留韵传香实践队队员们跟随光岳楼的讲解人员了解了光岳楼的历史故事和有关习俗。大明建国初期,北方局势很不稳定,出于抵御蒙古侵略的军事需要,时任东昌卫守御指挥佥事的陈镛带领人们修建了这座楼。相传在建楼的时候,遇见过不少难题,鲁班三次显灵帮助建造者们渡过难关,至今在楼内还有鲁班的雕像。相较于光岳楼,当地人更愿意称之为“鼓楼”“古楼”,逢年过节的时候,在鼓楼周围还会张灯结彩,百姓自发举行集会,据讲解人员介绍,集会时,可谓是汇集八方来客,很是热闹,如果有幸在元宵节那天来到鼓楼,那你就可以见识到“东风夜放花千树”“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精彩灯会,虽不一定比得上临安城的浮华热闹,却别有一番风味。随后,讲解人员向留韵传香实践队介绍了光岳楼内部陈设的故事,其中,六次登楼的乾隆皇帝赐的御制石碑给实践队员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上面还刻着乾隆写的诗,石碑的有些地方经来往的游客反复抚摸,上面的字迹已经变得模糊不清,却多了一些神秘感,尽显清朝石碑的恢弘大气。听完讲解人员的介绍,队员们获益良多,队员马明旭表示:“光岳楼就是一个历史坐标。纵轴锚定着时间,延伸它就能看到日月交替,朝代更迭。横轴记录着故事,展开它就能看到金戈铁马,朝花夕月。传统文化就是在这里代代相传的。”
 

 
随后,留韵传香实践队来到专业人士李先生的家中进一步了解光岳楼的建筑特色。李先生介绍道:“当时聊城发生了一次大地震,光岳楼周边的建筑都塌陷了,只有它屹立不倒,就是因为它的塔身是由砖木结构制造的,而主楼的拼接全部用的榫卯结构!所谓榫卯结构就是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之间的巧妙组合,这种组合可有效地限制木件之间向各个方向的扭动,不但可以承受较大 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许多红木家具能用上几百年不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们都采用了榫卯结构。”实践队队员听完后大受震撼,队员韩京翰表示:“榫卯结构摆脱了钉子的束缚,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建筑方面的最佳体现。”
 
和李先生拜别后,留韵传香实践队队员们来到聊城市人民广场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有关光岳楼的调查问卷对路人进行了问卷访谈,并就有关内容进行了讲解。通过访谈,实践队员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光岳楼的印象,接受访谈的市民们也纷纷表示自己学到了很多,并向实践队员们表达了感谢。市民们的认同极大程度上鼓舞了实践队员们的士气,大家更有干劲去做好传统文化的宣传工作。

 
此次实践活动虽然辛苦,但留韵传香实践队队员们却是收获满满。队员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建筑的魅力。此次实践活动也拓宽了队员们的视野,加深了队员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使队员们意识到传统文化不仅在纸面上更在生活中,传统文化记录着生活在一方天地里的人民的酸甜苦辣,生活百态,它是十分接地气的,它是经久不断永远不会被百姓们遗忘的。队员们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态度,更加严谨的工作态度,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去开展接下来的实践工作,以奋进之笔谱写实践新篇章。
 

 
 
 
 
时间:2023-01-31 作者: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留韵传香实践队郑可鑫 来源:大学生家园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