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智能利水,科教清源”实践团赴连云港开展生态保护行动

河海大学“智能利水,科教清源”实践团赴连云港开展生态保护行动
 
水是生命之源,守护碧水青山是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2025年7月8日至23日,河海大学“智能利水,科教清源”实践团深入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开展为期15天的水资源保护实践活动。团队以“科普教育+实地行动”双轨模式,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力量,为当地生态保护注入青春活力。
实践首站来到赣榆高级中学,团队成员为200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水资源科普微课。通过“理论+实验+问答”的互动形式,学生们亲手操作水质检测设备,测量pH值与浊度,在实验中领悟节水护水的重要性。课堂气氛热烈,一名学生感慨道:“原来一滴水的旅程如此不易,我们要做它的守护者。”

图 1实践团前往赣榆高级中学进行科普活动
在莒城湖水厂,实践团深入探访现代化水处理流程。从取水口到净化车间,成员们见证了科技与自然的完美融合。智能监测系统实时调控水质参数,确保每一滴水的安全。站在出水口,望着清澈的水流,团队成员王秋睿感叹:“这里不仅是净水工厂,更是科技守护生命的缩影。”

图 2实践团队前往莒城湖水厂进行调研
 
小塔山水库是赣榆区重要的饮用水源地,实践团在此开展“净滩行动”,清理岸边垃圾并分类统计。同时,团队精心编制《小塔山水库护水公约》,从垃圾处理、农业废弃物管理等方面提出具体倡议,张贴于水库周边显要位置,吸引游客与居民纷纷签名支持。水库管理人员称赞道:“这些年轻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

图 3实践成员张贴小塔山水库公约
 
深入土城村,实践团与镇政府工作人员围绕村民用水问题展开深度交流。针对当地特点,团队创新推出《连云港方言版水库保护顺口溜》,将节水妙招编成朗朗上口的歌谣,张贴于社区公告栏。居民们驻足围观,争相签名响应,形成独特的社区环保文化。一位村干部表示:“大学生们用接地气的方式,唤醒了大家的环保意识。”
7月20日,实践团与海英草志愿者中心举行社会实践基地签约暨授牌仪式,标志着校地合作迈入新阶段。赣榆区团委副书记吕从西在致辞中高度评价团队的扎实工作,指出基地建设是“青春智慧与基层需求的双赢结合”。队长张翼飞表示:“基地的建立让短期实践转化为长期行动,我们将继续以专业所长服务地方。”

图 4揭牌仪式合影留念
 
此次实践如同一粒绿色的种子,在青年与社会的交融中生根发芽。从校园科普到水库护水,从技术调研到社区共建,河海学子用脚步丈量责任,以科技赋能生态,生动诠释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使命担当。未来,实践团将以基地为支点,持续为连云港水源保护贡献青春力量,让碧水长流成为最美的时代注脚。
 
作者:董一乐 来源:河海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
时间:2025-07-26 关注: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 领悟革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
  • 2025年7月14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寻韵昌州古郡,焕新永川乡脉”三下乡实践团开展红色教育主题课堂,精心策划三大特色课堂板块
  • 07-27
  • 河海大学“智能利水,科教清源”实践团赴连云港开展生
  • 检测仪器里的乡村振兴答卷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
  • 织就未来:高阳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青春见证 ——河北化
  • 陕西工大实践团安康之行:探寻秦巴文脉,助力汉水振兴
  • 陕工大“链动安康·商贸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青春赋能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实践团探索电商赋能乡村振兴新路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链动安康·商贸筑梦”实践团: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暑期实践团助力安康香山村: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