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暑期实践团助力安康香山村:探索黄牛养殖产业振兴之路

青年学子走进秦巴山区,探寻乡村振兴新路径
当第一缕晨光穿透秦巴山脉的云雾,安康市汉滨区流水镇香山村迎来了一群特殊的访客——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商贸与流通学院的七名师生在刘老师的带领下,怀着对乡村振兴的热忱,深入香山村,开启了一场关于黄牛养殖产业发展的探索之旅。
香山村,这个隐匿于秦巴山脉深处的小村庄,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山地广袤,牧草丰茂,为黄牛养殖提供了绝佳的环境。然而,尽管养出的黄牛肉质上乘,但销售渠道狭窄、利润微薄,一直是困扰当地养殖户的难题。实践团此行,便是希望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新媒体力量,为香山村的黄牛养殖产业打开一扇通往广阔市场的大门。
深入养殖场,聆听养殖户心声
在香山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协助下,实践团来到了黄牛养殖户刘场长的养殖场。刘场长是一位年近六旬的老养殖户,他用质朴的话语向师生们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养牛这么多年,虽然辛苦,但看着牛群一天天壮大,心里就踏实。可现在,最愁的就是销路。牛肉品质好,却卖不上价。”这番话,让实践团成员们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

发挥专业优势,助力产业发展
面对养殖户的困境,实践团成员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结合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针对品牌推广、电商销售等问题,为养殖户们出谋划策。同时,他们还利用新媒体平台,通过直播和短视频的方式,向外界展示香山村黄牛养殖的真实场景。镜头里,一头头健壮的黄牛在山间漫步、吃草,让网友们仿佛置身于香山村的青山绿水间。虽然此次直播并未直接带货,但却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关注,为香山村的黄牛养殖产业赢得了更多的曝光机会。
乡村振兴需多方合力,青年学子勇担使命
在与刘场长的深入交流中,实践团成员们了解到,香山村的黄牛养殖产业不仅面临着销售难题,还存在年轻劳动力外流、养殖技术更新慢、市场信息不对称等诸多问题。刘场长感慨地说:“现在最缺的就是懂技术、懂市场的年轻人。”这句话,深深触动了实践团成员们的心。他们意识到,乡村振兴不仅需要政策的支持和资金的投入,更需要年轻人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践出真知,青年助力乡村振兴
此次香山村之行,让实践团成员们收获颇丰。不仅增长了见识,更深刻体会到了乡村振兴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迫切需要年轻人的参与。大学生们应当勇敢地走出校园,将学术研究与祖国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让论文不仅仅停留在书面上,而是真正书写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只有这样,才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让农村的产业真正“活”起来。
香山村的期待:乡村振兴的未来
香山村的黄牛养殖产业,只是乡村振兴战略下众多产业中的一个缩影。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还有许多像香山村这样的村庄,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但只要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充分发挥各方力量,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让乡村振兴的蓝图变为现实。
在离开香山村的那一刻,师生们与村民们依依惜别。刘场长拉着老师和同学们的手,依依不舍地说:“希望你们能常来看看,继续为香山村的发展出谋划策。”这份期待,不仅是对实践团的认可,更是对乡村振兴事业的热切期盼。
香山村的故事还在继续,乡村振兴的征程也还在继续。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的师生们,用实际行动,为新时代青年服务“三农”事业树立了生动的榜样。他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真心感受生活,用智慧助力产业,展现了当代大学生肩负社会责任、助力农村发展的积极态度与决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香山村的黄牛养殖产业一定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稳。
作者:汤夏钰 来源: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时间:2025-07-25 关注: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 陕西工大实践团安康之行:探寻秦巴文脉,助力汉水振兴
  • 陕工大“链动安康·商贸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青春赋能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实践团探索电商赋能乡村振兴新路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链动安康·商贸筑梦”实践团: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暑期实践团助力安康香山村:探索
  • 长安大学赴南昌开展“红迹寻踪·精神赓续”社会实践活
  • 罗盘藏古韵,匠心刻光阴
  • 2025年7月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走进休宁县万安镇吴鲁衡罗经店,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 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