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工大“链动安康·商贸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青春赋能乡村振兴

在秦巴山脉的腹地,汉江之畔,七月的安康市汉滨区,绿意盎然,充满生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链动安康·商贸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这里,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他们从香山村的田野到电商服务中心的数字平台,从贝尔渔场的直播现场到纺织车间的机器轰鸣声中,用脚步丈量乡村发展的脉搏,用专业知识助力产业振兴,用实际行动书写青春的答卷。
探访香山村:聆听大山深处的声音
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前行,窗外是连绵起伏的青山和零星散布的农舍。实践团的第一站是汉滨区流水镇香山村。这个被群山环绕的小村落,正面临着典型的发展困境。实践团成员走访了当地的黄牛养殖户和养蜂场,深入了解其养殖规模、技术、销售渠道以及面临的困难。凭借专业知识,他们为养殖户提出了品牌推广和电商销售的建议,并现场录制了养殖环境和饲喂过程的视频素材,用于直播宣传。在与村干部的座谈会上,实践团了解到香山村采用“党建引领、数字赋能、群众参与”的治理体系,通过“1名党员网格员+2名村民协管员”的网格化管理模式,覆盖了1500余名村民,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商贸学院暑期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将通过“暑期实践+线上服务+毕业设计”的常态化机制,在农产品品牌策划和乡村农旅规划等领域持续提供智力支持。

电商赋能:助力产业升级
随后,实践团来到安康市电商服务中心进行调研,探讨电商如何为地方经济和乡村振兴赋能。通过参观展示大厅并与电商中心张部长交流,实践团了解到安康市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富硒水等,以及电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践团计划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开发“健康溯源”小程序,设计情感化包装,策划盲盒营销方案,以提升地方特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与安康电商服务中心正式达成合作,电商服务中心成为陕工大的社会实践基地。此次调研不仅为安康市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也让实践团成员重新认识到电商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价值。他们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直播实践:开拓新市场
实践团还走进贝尔渔场,开展“电商实操教学直播”,为渔场破解产品上行难题。在直播中,实践团成员以渔场的鱼干为例,现场演示了“零基础开播”的流程,包括手机架设、灯光调节和产品卖点提炼,如“汉江好水好鱼”的生态标签,并通过自然对话吸引消费者。贝尔渔场负责人杨总表示:“过去以为直播只是简单的叫卖,今天才真正理解了数据背后的意义。”实践团成员实时展示了直播间观众的地域分布和互动热词,如“无添加认证”“保质日期”,让渔场负责人直观地感受到消费需求如何反向指导生产优化。贝尔渔场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达成合作,实现了互利共赢。实践团通过实际行动证明,电商助农的核心在于赋能而非单纯的赋形,即降低技术门槛,激发内生动力。

实践成果:探索乡村振兴路径
此次安康实践通过扎实的调研和务实的行动,深刻揭示了乡村振兴的现实图景与发展路径。实践表明,要破解乡村发展困境,需要聚焦基础设施短板,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激发传统产业活力,并构建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从香山村的发展困境到电商中心的破局策略,从贝尔渔场的直播实践到纺织厂的转型样本,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勾勒出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这些实践成果不仅为安康的发展提供了参考,也印证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乡村振兴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项需要立足实际、尊重规律、系统推进的实践工程。当青春的脚步与乡村的脉搏同频共振,当专业知识与基层实践深度融合,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必将变为现实。
作者:汤夏钰 来源: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时间:2025-07-25 关注: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 陕西工大实践团安康之行:探寻秦巴文脉,助力汉水振兴
  • 陕工大“链动安康·商贸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青春赋能
  • 长安大学赴南昌开展“红迹寻踪·精神赓续”社会实践活
  • 罗盘藏古韵,匠心刻光阴
  • 2025年7月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走进休宁县万安镇吴鲁衡罗经店,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 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