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学子探访蜗牛产业园:蜗牛静行书写乡村新篇

大学生校园网8月27日电(通讯员钱胡萍)党中央认为,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数智助农,文化筑魂”乡村振兴实践调研团队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以科技与文化为双翼,致力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图为张洪社区村委杨主任及春妤蜗牛产业园负责人与团队成员合影
(大学生校园网通讯员 武若妍 供图)
2024年7月18日,实践团队成员来到环境优美,宜居的黄花塘镇张洪社区,作为新型农村社区,张洪社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完善的网络营商基础设施,依托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开展了十分丰富的助农活动,例如建立“E路有我”电商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设有体验专区和农特产品展示区,有效构建了农特产品的销售渠道,累计销售额已突破10万元。
图为园区负责人带领团队参观露天蜗牛养殖场
(大学生校园网通讯员 武若妍 供图)
杨书记带领团队成员前往春妤蜗牛产业园。通过实地参观,团队成员深入了解当地的产业转型,探索智能化养殖模式,并亲身体验科技如何改变农业并引领其发展。据了解,春妤蜗牛产业园是张洪社区发起,由当地乡贤投资兴建的,它是盱眙首个专注于蜗牛养殖的园区。该产业园的建立拓展了当地养殖业的多样性,并致力于打造盱眙的第二张名片,开辟一条新的致富途径。在产业园,负责人热情地接待了实践团队,并带领团队参观了露天蜗牛养殖基地,详细介绍了蜗牛的生活习性以及养殖规模等信息。
图为负责人对园区负责人进行专访
(大学生校园网通讯员 武若妍 供图)
随后,团队对蜗牛春妤蜗牛产业园的负责人进行了访谈,以深入了解蜗牛产业的智能化发展程度及其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负责人指出,蜗牛养殖业凭借无病害且易于饲养的特点,对于资金不足、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乡村地区具有显著的优势。目前,蜗牛养殖基地正处于初期建设阶段,采用露天试点养殖,将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与张洪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逐步探索出适合地方特点的养殖方法。同时,智能化蜗牛养殖基地的建设也在同步推进,届时将配备恒温恒湿和自动投喂系统,为蜗牛提供更为适宜的生长环境,从而降低养殖风险,并提高养殖效率。负责人指出,通过培训和技术指导,居民可以掌握蜗牛养殖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逐步实现自主创业。他还提到,产业园将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包括养殖设备、种苗和市场信息,以帮助居民顺利启动养殖项目。
在访谈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蜗牛产业的销售环节不仅限于传统市场,还有许多未被充分开发的机会。负责人分享了现有的销售渠道,例如当地市场和餐饮行业的合作等。针对蜗牛养殖产业拓展销售渠道的需求,团队成员凭借专业知识,从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等多个角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他们还与负责人共同探讨如何利用抖音、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进行更广泛的宣传,并考虑如何延伸蜗牛养殖的上下游产业链,完善蜗牛深加工产业,设计独特的品牌标识,传达蜗牛产品健康、环保和美味的核心理念。
此次调研让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了新兴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认识到“产业兴则乡村兴”的重要性,特别是在蜗牛养殖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乡村振兴的实现并非遥不可及。数智技术的应用为当地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支持和强大的发展动力,尤其在养殖流程的优化、产品销售的拓展以及市场信息的及时获取等方面,数智技术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作者:徐壮,吴晋瑭 来源:大学生家园
时间:2024-09-05 关注:
社会实践总结推荐
  • 南京师大学子实践之旅:数智引领芦沟乡村产业发展
  • 访红色文化村,探数智发展途
  • 访红色文化村,探数智发展途
  • 南京师范大学“数智助农,文化筑魂”乡村振兴实践调研团前往淮安市盱眙县黄花塘镇黄花塘村开展实践调研活动
  • 09-05
  • 探寻泗洪县“生态+农业”绿色发展之路
  • 奶茶跨界新风尚:联名合作引领潮流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