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生态之肥,沃发展之树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将科技部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实施方案》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必须坚持协同联动,一方面要加强科技联动,另一方面要加强科技联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既要有耐心和定力,也要注重保护和治理的一致性。生态旅游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是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低碳经济的最佳方式和重要途径,生态旅游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为准则,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与之共生的人文生态,开展生态体验、生态认知、生态教育并获得身心愉悦的旅游方式。疫情的全面放开更是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将黄河流域治理与生态康养旅游深入融合,无疑是黄河发展的创新性路径。
实践前,实践队的成员们都查询了黄河相关一些资料,了解到黄河的历史进程与文化,以及博物馆的相关信息。
实践时,部分成员参观了黄河博物馆,进入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气势磅礴的黄河壶口瀑布油画,不由得停下脚步,激动的心情像奔腾不息的黄河一样澎湃,在视频的解说过程中,我们了解到黄河西起巴颜喀拉山,东入渤海,干流全长五千七百六十四公里,流经青海、四川、甘肃等九省区,它不仅孕育了两岸的人民,也会给人民带来灾难,我们也不禁想到,从大禹治水到现在的调水调沙工程,是一批又一批的治水英雄成就了今天黄河儿女的幸福、安定的生活。
实践时,队长也告诉我们说:“了解黄河的历史外,更要了解它的发展。”我也很赞成,对于这条母亲河虽感到很亲切,但对我来说又是那么陌生,迫不及待想走近它、了解它,不论是过去的历史,还是未来的发展。机器的解说中也提到了黄河的治理开发,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多年建设,修建了以防洪为主要目标的水库,我之前有去到黄河小浪底水库,亲眼看到黄河的时候已经无法用言语形容它的磅礴与恢弘,当时的导游还说我们没赶上泄洪的时候,那会更震撼人心,每每想起还是会觉得有些遗憾。除水库以外,黄河流域已累计治理23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流域灌溉面积翻了近十倍,我们十分感慨黄河这样的治理开发。
实践结束后,我们增加了自己的实践经验,也学到了黄河的形成、历史与文明。社会实践是一种很好的深入社会的方式,本次实践我最大的感悟就是以下两点:
一是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护我们的生态,不论是黄河流域还是其他地区,生态环境是生产力,绿水青山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引导人们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才能让老百姓们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只有切实感受到环境效益才能让天更蓝、水更清。我也坚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建设美丽中国。要通过提升宣传力度、开展绿色行动,不断使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在生态保护的同时,发展也是很重要的,我建议各地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推进传统发展方式与现代相融合,发现适合当地发展的发展战略,经济发展应与生态保护相辅相成、找到共同的平衡点。
二是在社会中要克服自己胆怯的心态,要有自信。几乎每次社会实践都需要去走访调查,一到这几天我就会有感觉有些畏惧,几次的尝试也有在努力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不怕他人的态度如何,也要轻松面对,大胆与他人对话,走访过几家后自然就没那么怕了,我觉得这也是不自信的表现,自信是对自己能力作出的一种肯定,在走访接触中,我也明白了自信的重要性,有自信可以使自己更有活力更有精神。
在查找资料时,纪录片《黄河安澜》中提到,“黄河宁,天下平”,一句古语道尽了黄河与国家的关系,大河奔流,不舍昼夜,成就了中华文明的诞生和中华民族的崛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我们要增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脚踏实地,让黄河流域治理开发与康养旅游深入融合,为社会经济发展增光增色。
 
时间:2023-01-10 作者:王佳 来源:大学生家园 关注:
社会实践心得推荐
  • 施生态之肥,沃发展之树
  •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人口活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寒假期间,我跟随曲阜师范大学俟河之清康养实践团进行社会实践
  • 01-10
  • 黄河可持续发展,康养旅游展未来
  • 黄河安澜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黄河浩荡,九曲连环,是世界上治理难度最大的河流之一。我
  • 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