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菏泽木雕,感悟不朽匠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并发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前进动员令。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口传心授、世代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鲜活地扎根生存于民间生活。为走进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了解其文化含义,助力家乡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曲阜师范大学“寻根增华”文化传承实践队于2023年1月6日前往山东省菏泽市匠工木雕文化有限公司,探访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菏泽木雕。
雄关漫道真如铁,时空交叉论英雄
2021年,菏泽木雕入选山东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凭借其精湛的雕刻技艺,构思巧妙的图案纹样,干净利落的刀功走进大众视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首先来到了公司内部的菏泽木雕艺术博物馆,博物馆正门古朴大气,端庄典雅,牌匾、门柱、门楣皆由木头雕刻所制。
“这是一颗千年香樟古树的树根,由两位雕刻师傅耗时19个月的精心雕刻,最终完成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这件作品。”实践队员们随着工作人员的介绍进入了博物馆内部,来到了第一件木雕作品面前,面对这件长约4米、宽约2米、高约3米的辉煌木雕,实践队员们无一不感到震惊,组织紧凑,结构完整,层次分明,作品中人物、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它不仅呈现了秦始皇时期中华民族不畏艰难、齐力修筑长城的故事;还交叉着中华民族团结一心抵御外侮、护卫祖国大好河山的历史故事。实践队员上前细细观摩,发现木雕中甚至每个人物的表情都栩栩如生, 他们大义凛然地目视前方,那一瞬间仿佛身临其境,竟能听见他们整齐洪亮的号子声。
化木为奇,木雕不朽
纵观整个博物馆里的木雕作品,题材涉及十分广泛,小到昆虫瓜果、动物、植物、大到历史人物或民间传说故事,还有花卉、飞禽、走兽、仕女等。如佛教作品有西方三圣、弥勒;摆件作品有二十四孝、花开富贵、马到成功、硕果累累;茶台系列有松鹤延年、双龙戏珠、龙鱼、夏日小牛戏水;手把件系列有鲤鱼、财运滚滚来、无相观音、人生如意;桃木系列有如意、童年趣事、扭转乾坤、一鸣惊人、桃木剑、山里人家等等。这些木雕作品,有镂空雕刻、浮雕、浅雕、立体圆雕、镂空贴花。不管什么雕法,无不闪烁着造型凝练、刀法娴熟流畅、线条清晰明快的工艺特点。木雕作品大小不一、各有特色,让人大开眼界,仿佛走进了艺术殿堂。仔细嗅去,实践队员们发觉馆内有着淡淡的清香,“不仅仅是木头的香气吸引了我们,深沁木质躯体中蕴藏着历久弥香的美丽故事更深深地牵动着我。木头是有生命的,我深信这一点,当他从大地中被拔起的那刻,就以结束一段生命为代价开始了另一段生命。”实践队员潘琦面对一件件木雕作品感叹道。
实践队员们跟随工作人员的步伐,细细地欣赏博物馆的木雕作品,沉浸在木雕的世界里,感叹于古代先人的智慧以及木雕师傅们的匠心和精湛手艺,感受到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常人认为的普通木料,在雕刻师傅手里精雕细琢后,就变成了一件件惊艳的艺术品;他们为每块木头量体裁衣,用一双妙手赋予了木头新的生命和内涵。从无到有,从起步到精细,获批省级非物质遗产项目的匠工木雕背后,凝聚的是从一而终的匠心。
随后,工作人员带实践队员们去看了存放半成品的车间,车间里物品的摆放稍显杂乱,但各种各样的木雕半成品依旧令人十分惊喜。看着这些已具雏形的作品,很难想象它们是如何从一根根毫无章法的木头化身为一件件巧夺天工的木雕作品,等待它们的还有日日夜夜的打磨,在匠人手中被注入心血,完工后便成为久荣不衰的艺术精品。
传承非遗,肩负重任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浩如烟海,并且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街边售卖的妙趣横生的糖画,节日里编织的惟妙惟肖的花灯,传统婚嫁丧娶中吹的唢呐,春节时乡下的醒狮活动等等,无一不是历代相传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让这些手艺传承下去,首先就要对非遗重视起来,去探访去了解我们身边的传统文化。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实践队员们看到了菏泽木雕的艺术之美,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领会到了非遗文化历经磨难沿着历史长河传承至今的艰辛与不易,并意识到了保护非遗文化的重要性。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队员们肩负传承着非遗文化的重大使命,“寻根增华”文化传承实践队将进一步用镜头、图文等方式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大众,为使非遗文化代代相传贡献自己的力量。
时间:2023-01-09 作者:潘琦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寻根增华”文化传承实践队 关注:
社会实践心得推荐
  • Redcul-追思溯源队:游烈士陵园有感
  •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奋斗成就辉煌。回望历史,中国共产党从嘉兴湖畔梦的编织到如今二十大顺利召开,可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
  • 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