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护航,共享科技—— 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团委和学生会共同主办

为老护航,共享科技——赴浙江省杭州市两区实践团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已达2.64亿,预计在“十四五”期间这一数字将突破3亿。而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仅为12.2%。这说明,有大部分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是困难的。推动适老化改造,助力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已成为一道必答题。

       为此,“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提高智能化水平,有序推进基础设施智能升级,构建先进普惠、智能协作的生活服务数字化融合设施。在基础设施智能升级过程中,充分满足老年人等群体的特殊需求,打造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新型数字生活。

       而随着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老年群体对于当下基础公共设施的建设的特殊需求日益突显。由于老年群体的规模较大、老年用户生理心理特征的独特性,导致当下社会对公共设施使用需求以及老年群体内部对于数字化生活的适应程度展现出较大的差异。不少老年人在使用智能化技术时遭遇难题,在出行、就医、消费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无法充分享受智能化的公共设施带来的便利。在老龄化背景下,如何让老年群体逐渐适应愈发智能化的公共设施,进而享受技术发展带来的数字红利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日前,为切实解决老年群体的特殊需求问题,国务院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以求切实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方案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高频事项,围绕老年人出行、就医、办事、文娱等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所,力求到2022年底,推动老年人享受智能化公共设施水平显著提升、便捷性不断提高,线上线下服务更加高效协同,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

第一站

       第一站,实践团前往了萧山区西南部的沈村。团队队员积极寻找符合调研条件的老人,在广场、田间小路这些老人经常出现的地方发放了调查问卷,在与老人们深入交流的过程中,团队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1、近七成的老人完全不会使用公共设施,需要他人操作,近一成的老人可以自己使用较为简单的公共设施,如自助挂号等,还有两成老人可以在别人的带领下自己使用公共设施。(基于社会学角度,将公共设施分类为医疗设施、交通设施、教育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等。)

2、交流中的老年人普遍不经常使用问卷中提到的智能公共设施,认为其操作难度比较高,不太能熟练使用。(问卷中的智能化公共设施主要指的是:医院自助挂号机、设有人工按键的临时叫车点等公共服务设施)

3、调查中发现没有社区举办过老年人智能化公共设施的学习活动,且如果社区举办老年人学习公共设施的活动,近九成的老年人愿意参加。所有老年人均认为智能化公共设施为自己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在实地调研期间,我们与常年居住在沈村的张奶奶进行了深入交流,张奶奶为我们讲述了她的家庭情况和智能化公共设施的使用情况。张奶奶今年65岁,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目前和伴侣居住在一起,膝下有两女一儿,子女们均在市内上班定居,每个月一有空就会回来看望她们两个老年人。被问到智能化设施的使用情况,张奶奶说:“我和我老伴每晚上都会出来散步,身体还不错,我们平时小病啊都不去医院的,去小诊所看看就得,不怎么接触你们说的那些设施。但这人老了,身子骨不太利索,稍微这儿碰两下那儿磕两下人就得去医院住着了。前年我老伴在地里摔了一跤住院住了好长时间,挂号什么的都是叫医院的护士帮忙的。有些时候人老了,学东西学不懂了,那些机器我是真操作不明白。”谈及到智能化公共设施的学习意愿,张奶奶说:“如果有学习活动还是愿意去学的。这些东西一回生二回熟嘛,我觉得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嘞。”通过与张奶奶的对话,我们了解到她对智能化公共设施使用频率不高,愿意去学而且很感激智能化公共设施为生活带来的便利。

第二站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黄湖镇青山村。

      傍晚在广场上,我们对不同年龄段的老人进行了访谈调查,切身感受到了老年人与智能化公共设施间的摩擦,并且发现对大多数需要带孙子孙女的老人而言,日常生活中接触到智能化公共设施的频率更高,带小孩去看病时需要弄懂挂号、扫码支付等操作,这些老年人对智能化公共设施的学习意愿很强烈。我们发现日常生活中老人年主要接触的智能化公共设施为医院的自助机器,经常去医院的老年人对智能化公共设施设施的学习意愿更强,满意度更高。

      同时在这一站,我们走访了广场上的村委会工作人员,发现青山村近几年的生态建设发生了大变化,人们居住的房屋也大变样,但村上仍缺乏相关的智能化公共设施,老年人对这些设施的普及度不高,日常接触少,提起这些设施大多是陌生感觉,对这些设施的印象停留在步骤多,功能复杂这些关键词上。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像我们村的老年人,平时除了去医院不怎么需要你们说的这些智能化公共设施,没事的时候就晚上出来散散步,像什么自助呼叫打车啊都不需要的,她们都一天到晚呆在这里,哪需要嘛。”

结语

       在本次调研的过程中,团队成员紧密配合,探索了数字化时代下老年人对智能化公共设施的使用现状及原因分析,对于老年人对这些设施的态度也有了一定的感知,深刻感受到了老年人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的不容易,被数字化的洪流抛下的无奈以及想努力跨越“数字鸿沟”的思想。为老年人跨越鸿沟搭建桥梁表现了国家和社会对老年群体的关怀,帮助老年人一起走进数字化时代,我们年轻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时间:2022-10-09 作者:叶芝 来源:暑期社会实践稿 关注:
社会实践心得推荐
  • 调研乡村治理,助力乡村振兴
  • 凤阳县小岗村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排头兵。为了解农村产业经济发展与乡村治理现状,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 09-15
  • 我的疫情随访经历
  • 七月末,临沂疫情突起。面对因物流运输业发达、大学生返乡潮的庞大人员流动数量,抗击新冠疫情的难度可想而知。因上级机关推送给社区派
  • 09-15
  • 青春正值扬帆时,不负韶华争朝夕
  • 自2022年8月1日起,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于暑假期间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2021-2022学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基
  • 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