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我有幸加入西安理工大学“童心向阳为爱护航”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实践的环节之一是调研家乡传统古建筑与古村落,在调研的过程中我感触良多,收获颇多。
当自己自身步入一个场景能深切感受到不同场景给予人的的感受。当我来到张载祠瞻仰关学宗师张载留下的文学印迹,步入张载祠首先要跨过高高的门槛,在我看来是对学术历史的高度赞扬,要以崇高的理念仰仗张子带来的文化瑰宝与高水平的理念思想。

张载祠分为四个展室,有张载生平事迹的坎坷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有对思想文化推崇路上的挫折与成果;有对关学文化传承路上不断传承的弟子学生;有张载对家风家规核心教育理念。让我感叹的事,张载不论是在学术思想又或是家风家规上都有着极高的要求与令世人学习推崇的教育特色。

在四个展室中间的走廊,有一颗年份久远的参天大树—张载手植柏,看见古树以冲破云霄的势力触及天空,感受到的是张载留下来的文学瑰宝积累的高度就如同这颗充满生机的古树一样一望无际;感受到的是张载埋下的文化种子生根发芽,在古今中外世人的守护下茁壮成长,古木参天。让我不禁想象,在我们以及未来中国青年们的悉心照料下,他会愈发苍翠茂盛。
张载年少亲人离世,一生大部分时间见过群困潦倒的民间百姓数不胜数,也为他后来为民生着想埋下种子,就像这次我参与的社会实践一样,只有亲自走入基层,发现问题,才能得到最真实的答案,力求探求根本的解决之道;就像他一生贯穿着“为生民立命”的恒爱精神,也让我学会抱有仁爱之心,博爱情怀去面对当今世界上普遍存在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
因为疫情的原因,今年的社会实践与以往的都不相同,讨论在线上,成果交流也在线上,除了实地调研,其他的工作都在线上进行汇报总结,虽然实践队员不能面对面的交流,但是依旧出色的完成了每个人的工作。在实践活动开始前,我们先进行了相关资料的查询,然后共同完成了问卷的制作,接着实践队员每天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实践调研,并完成记录和实践报告新闻稿。在实践过程中,每位队员都会遇到大小不一的情况,队员走街串巷不断为实践行动有过困难,但是都被一一化解,在实践过程中锻炼了自己,也成长了不少。队员经历了此次的社会实践调研,以及走访调查,我更加深入了解到了农村的特色建筑以及古今中外古人的付出。通过这次的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了解社会、开阔视野,我们大学生也用自身的实践行动去关心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为调研成果奉献自己的一份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