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西安理工大学“童心向阳为爱护航“社会实践队伍背起行囊,踏上前往传统村落的路途,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来到位于西安市临潼区东南部的骊山脚下的胡王村。它西邻华清池,东接兵马俑,地处秦唐文化结合部,为骊山国家森林公园所环抱,是一个风景秀丽的石榴之乡。
胡王行政村现有6个自然村,包括山底岳、坡底房、胡王村沿山地带,地势较高,可以俯瞰县城。除胡王村地处骊山山坡下外,其他5个自然村,都地处秦岭北麓山底岳自然村:位于胡王村东南部,地处骊山沿山地带,地岳及其它自然村耕地和果园面积均为1988年统计数字),分形坡度大,以坡地为主。原有耕地272亩,果园225亩(山底为岳东、岳西两个村民小组,现有村民116户486人。传统林果产业以柿子、沙果为主,另有少量的红枣和石榴。该自然村目前以石榴种植为主,果园面积已超过400亩,石榴收人为主要经济来源。

相传项羽布下鸿门宴,刘邦硬着头皮前来赴会,最终依靠项伯、樊哙等人的帮助而逃脱。相传刘邦逃到骊山脚下时竟然迷失了道路,眼看就要被追兵赶上,情急之下急忙藏身到附近一棵槐树后,成功躲过了追兵。于是,又累又饿的刘邦便在树下睡着了。睡梦中,他梦见一位白衣老者自称槐树之神,指点他由此处回灞上的道路。醒来后,刘邦连忙向槐树作揖,并发誓他日若得天下,必然封赏这棵槐树。之后在楚汉之争中刘邦获胜,在登上皇位后,他想起槐树当年的救命之恩,于是封赏这棵槐树为“汉愧王”,又称“护王槐”:槐树所在的村庄也就被叫做“护王村了。然而由于时间久远后人对于村名的称呼,由于口耳相传中发生了演变变,“护王村”最终变成了“胡王村”。
图为当地老人为队员讲授故事
跟随故事,我们找到“护王槐“,如今称之国槐坐落于胡王村北一村民小组胡王小学,而今,这棵九人环抱才能合围,高达十米,占地大约一亩的古槐树,就是当年汉高祖刘邦封赏的那棵古槐树。树干虽已中空,但依然枝繁叶茂,顽强的矗立在临潼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守护着一代又一代胡王学子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