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大学子三下乡:寻访历史文明,不忘来时之路
出发前我通过网络媒介对其有了一定的了解。安徽省皖西博物馆属于全国重点博物馆以及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始建于1980年,坐落于六安市政务新区市行政中心。建筑设计独特、结构新颖,以三层主殿为中心,形体采用宫廷加庭院式布局,以汉代建筑的演化结合传统徽派民居院落空间,整体体现汉代建筑风格。博物馆的设计可谓是别具匠心。皖西博物馆展馆共有9个展厅,现馆藏文物标本近万件。皖西博物馆以文物、文献、历史图片为载体,结合馆藏实际,通过场景、模型、数字技术、图文等多种辅助手段,展示皖西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中国革命史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进入博物馆,首先看到的是皖西博物馆的说明碑。后来在导图中我了解到它是由六安历史文物精品和皖西革命为基本陈列内容的《走进皖西》和《皖西庐剧艺术》、《皖西民风民俗》、《元亨纪念馆》3个专题陈列馆组成。我最先到达的地方是“走进皖西”这一部分展厅,这也是我在整个过程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展厅。一进门便被扑面而来的历史气息所震撼。展厅以历史的进程为脉络,融入青铜文化、陶瓷文化、葬制文化、红色文化四个主题,分成“皋陶魂”、“星光灿烂”、“八月桂花遍地开”三大部分。
首先展示的便是皖西地区从新石器时代、夏、商、周直至近现代几千年来人类文明的兴衰、沧桑。汉代以来的墓葬文化、明清时期的瓷器,反映了皖西古代纷繁复杂的文化和堪称奇迹的技艺。每件藏品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历史,生动讲述了这地区几千年来文明发展史,向每个游客展示出皖西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让我对过去有了一个具体的了解与印象,也对于皖西古代人民的智慧与勤劳心生敬佩。
领略过皖西沧桑的历史,迎面而来的是皖西革命的庄重。六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工农红军的摇篮之一,也是108位共和国开国将军的故里,红色资源丰厚。因此革命文物是该馆一大特色馆藏之一。在陈列的第三部分“八月桂花遍地开”里,又分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旗卷起农奴戟、独有英雄驱虎豹这三个单元。馆藏有反应根据地土地革命的“红军公田碑”,有反应红色经济的“皖西北苏维埃铜币”等,有反映武汉保卫战外围战场霍山鹿吐石铺战斗的见证霍山“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等,它们共同见证着皖西为中国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
皖西博物馆展示了皖西在中华文明史、中国革命史中的重要地位及贡献。通过这个展览,我明白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难曲折与波澜壮阔,深入了解到皖西人民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革命历史。作为新时代青年,我应该永远铭记并且学习皖西悠久的古代文明以及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进程中三十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实践和皖西儿女英勇献身的大无畏精神,尽自己绵薄之力让它流传下去,让更多的人敬仰并传承。新时代的重任落在我们的肩上,弘扬民族灿烂文化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懂得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通讯员 董曼琪)
时间:2022-07-14 作者:董曼琪 来源:大学生家园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