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子三下乡感悟:助推生态发展,点亮乡村振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其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加强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巨大的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说,农村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是相辅相成、齐头并进的。乡村振兴战略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战略部署,它更是全面的、多角度的、深层次的。在推动乡村振兴这条路上,不仅仅只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还更应该包括政治、生态、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巨大改变。七月的夏日,艳阳高照,我跟随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赴合肥淮北乡村振兴实践队于7月23日来到了湖北长岗村。我们在这里,旨在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助推乡村生态文明发展,点亮乡村振兴。
此次实践活动我们主要通过走访与实地观察等形式,开展捡垃圾、垃圾分类等活动,引起村民们对换把的重视,推动当地生态发展。
通过在长岗村的走访和实地观察我们得知了当地环境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农村居民还没有足够的环保意识。在农村有部分人环保意识不够,习惯性的将垃圾仍在附近,不会专门扔到垃圾车。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因为行走不便,自然会选择比较方便的扔垃圾方法。这些问题就造成了当地河流边、田地里、道路上出现很多垃圾,很多居民们都习以为常,对此,我们实践队开展了捡垃圾的活动,并且向周围的村民们讲述了随地扔垃圾的坏处,培养村民的环保意识,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卫生,共创美丽家园,争取做到垃圾不落地。
此外,通过与村民们交流,我们还发现该地在垃圾分类方面存在困难。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村民绿色观念相对薄弱,农村垃圾分类设施相对简陋,村民们对垃圾分类是什么、怎样进行垃圾分类等一些问题都比较困惑。“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垃圾分类作为人居环境治理工作的重点,从来都不只是城市应该考虑的问题,在农村推行垃圾分类,更有助于促进乡村振兴。因此垃圾分类工作是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必须解决农村垃圾处理这个难题,而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这一天,我们实践队对附近的村民们讲述了垃圾分类是什么、垃圾分类的四大标准、以及简单的对日常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村民们都很积极地学习、询问,共同建立一个环境优美、生活富裕、交通便利、文明安全以及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环境。
这次实践活动意义深远,对我们的帮助享用一生。在此过程中,我不仅锻炼了实践能力,也开阔了自己的视野。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环境保护是个很实际的问题,需要的是实际的行动。环境保护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群人的事情。而是需要我们全社会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拧成一股绳共同鼓励才能完成的。环境保护也不是一句话一个手势就可以进行的,而是需要我们以实际行动来立身躬行,决心为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乡村振兴。(通讯员 罗星怡)
时间:2022-07-12 作者:罗星怡 来源:社会实践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