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学子三下乡: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小岗精神

7月6号我出发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的小岗村,1978年冬,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按下鲜红手印,实施了“大包干”。 这一“按”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改变了中国农村发展史,掀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自强不息的小岗人创造出了“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的小岗精神  。
走进小岗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宽阔的水泥路。听导游说,这条路以前不好走,是小岗村的好书记带领大伙帮助修建的。为修这条路,沈书记可没少跑路。在沈书记的强烈建议下,全国火车停车近一个小时,专为小岗修这条路。终于困扰村里人半幸子的事情,被沈书记解决了。我们一行人先后参观了沈浩生前的生活居室、大包干纪念馆和今日农家等地方。走进沈浩生前的生活居室,观看了沈书记生前的视频。从中了解了沈浩同志为小岗的发展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以及所收到的成果。沈书记在小岗工作的几年中,兢兢业业,不仅解决了农民之间矛盾的问题、政变了小岗的村容村貌,还大力引进了许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如:大学生自主创业基地,美国GIG公司生产基础等。带领整个小岗人一步一步谋发展。那墙壁上所挂着的事迹,是沈书记同小岗人共同努力的证明。看到这里,不乏让我对沈书记这个人肃然起敬。正当小岗的事业蒸蒸日上时,沈书记却不幸走了。沈书记虽走的很急,却也留下了许多。驱车继续前行,走进大包干纪念馆。一进门,就被墙上那十几个鲜红的红手印震撼了。这是小岗村村民开始大包干时按下的象征决心的红手印!走过红手印墙,来到中央展厅,看到了当年十八位大包干带头人的照片。照片上的人看上去,人虽苍老干劲却很十足。小岗正是在他们的带领下,才得以走出艰难的困境。周围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界人士对大包干的关注和支持。最让我驻足不前的是小岗村的村貌布局图,从图中可以概览小岗村的全局。从因中看到了小岗翻天覆地的具大变化、看到了小岗强劲的发展势头。小岗已不再是以前的小岗。
以“自力更生的奋发图强精神,买事求是的和谐求真精神,敢为人先的突破创新精神,为内容的 “大包干精神"和以“致力发展、富民强村的执着精神,镜意改革.勇手开拓的创新精神;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奉献精神心系百姓一心为民的么个精神,艰苦创业,勤政廉政的奋斗精神”为成分的“沈浩精神〞共同形成了 “小岗精神”。大包干会随着时代的发展离我们远去,可小岗精神将永远熠熠生辉, 为国家的兴复提供长久的支持力。我们作为当代有理想有目标的大学生,应当将小岗精神铭记于心并且付诸于实践。此次的小岗村之行让同学们都感触良多 ,让我们深刻理解了小岗精神的内涵,勇于创新,突破束縛是小岗村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通讯员 代美慧)
时间:2022-07-10 作者:代美慧 来源:大学生家园 关注:
社会实践心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