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鼓励青年学生近距离触摸历史温度、感受爱国主义力量,2025年8月13日,河北工程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红色薪火”实践团走进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通府街党群服务中心,开展“青春聚力党群心,红色基因共传承”暑期“三下乡”主题实践活动。
爱国藏在烟火里,爱国不是遥远的星辰,其实它就落在为老人准备一个新拐杖,为老人送去一句温暖的关怀。我们特意给老人准备了收音机,给老人播放红色战歌,愉悦心情,希望老爷爷一直身体康健。当我们倾听老人讲述过去的故事,是在传承民族的记忆与精神;当我们关注农村老人的生活,其实是在践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统美德,这正是爱国情怀最朴素的体现。你为老人多付出一份真心,乡村就多一份温情;农村多一份安定,国家就多一份力量。
爱国不是空泛的表达,而是把身边人的需求放在心上,认真聆听居民的需求,给他们最耐心的回答,最清楚的指导,保证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安康。以前觉得“爱国”很宏大,今天在党群服务中心,看到党员们扎根基层、默默奉献,才明白爱国就是做好每一件小事,就是对身边人多一份担当。当我们关注每一个家庭的急难愁盼,其实是在守护“家国同构”的最本真模样。
别小看社区里挥动的扫帚,它扫去的是角落的尘埃,擦亮的是家园的模样,更藏着对这片土地最实在的热爱。社区是国家的微小细胞,每个细胞干净有活力,整个国家才能朝气蓬勃。爱国还藏在俯身倾听的耐心里,写在求真务实的调研中。把社区的小事弄明白,把群众的心声传出去,就是用行动为家国建设添砖加瓦。
此次实践活动,我们大学生在党群服务中心这个“红色课堂”里,近距离触摸历史温度、感受爱国主义力量。我们深刻体会到爱国从不是遥不可及的宏大叙事,它是我们在实践中学会的“把小我融入大我”。未来的路还长,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份在实践中沉淀的热爱,变成学习的动力、前行的方向,让青春在为祖国奋斗的路上,绽放最耀眼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