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脚承文脉,少年传兵魂

     2025年7月13日,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兵译风华”社会实践队走进广饶县,以武术为桥,探索兵家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播路径。两周时间里,队员们走访武术学校、体验武术技法、与青少年共研文化内涵,让古老的兵家智慧在拳脚间焕发新生,更在实践中读懂了文化传承的青春力量。 兵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瑰宝,它不仅蕴含着攻防谋略的智慧,更凝聚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与“居安思危”的生存哲学。对于青少年而言,了解兵家文化不仅能增强文化自信,更能培养其坚韧品格与辩证思维。正因如此,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兵译风华”实践队以广饶县为起点,聚焦“武术传播兵家文化”主题,走进龙翔武术培训学校,希望通过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沉睡的古籍智慧转化为可感可知的精神滋养,让兵家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走进广饶县龙翔武术培训学校,队员们首先被训练场上传来的整齐呐喊声打动。拳馆内,孩子们一招一式刚劲有力,马步沉稳如松,出拳迅猛如电——这正是兵家“稳扎稳打”思想的生动体现。校长介绍,该校课程融合了兵家典籍中的“练胆、练气、练智”理念,将《孙子兵法》中的“慎战”“智胜”思想融入武德教育。队员们在参观中发现,武术套路里的“虚虚实实”对应着兵家“兵者诡道”的谋略,而集体演练时的“令行禁止”则暗合“军令如山”的纪律观。这次参观让队员们明白:武术不仅是肢体的运动,更是兵家文化的“活载体”,传承武术,便是在延续兵家文化的基因。
图为广饶县龙翔武术培训学校大厅 高川雲供图
     “出拳要如‘矢石之疾’,收势当似‘江海之静’。”在与学员们共同练习时,武术教练的点拨让队员们豁然开朗。实践队队员们跟着孩子们扎马步、练冲拳,亲身体验“腰马合一”的发力技巧。有队员发现,看似简单的“震脚”动作,实则蕴含着兵家“蓄势而发”的智慧;而攻防转换间的“动静结合”,恰是“以静制动”谋略的具象化。当汗水浸湿衣衫,队员们不再将武术视为单纯的技巧训练,而是感受到每一个动作背后的文化重量——这种亲身体验,远比书本讲解更能让青少年理解兵家文化的实践意义。
图为社会实践队队员学习武术 高川雲供图
      “同学们知道‘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什么意思吗?”在文化分享环节,队员们以《孙子兵法》名句为切入点,结合武术动作讲解兵家思想。大家围坐在一起,用情景剧演绎“知己知彼”的战术,用武术对练诠释“以柔克刚”的智慧。有个孩子在分享时说:“原来我练的‘连环拳’,就像兵法里说的‘势如破竹’!”这句话让队员们深受触动:当兵家文化从典籍走向生活,从文字变为动作,青少年便能真正与传统对话。这种互动式传播,不仅让孩子们记住了兵家名言,更让他们懂得了其中的处世哲学。
图为社会实践队队员与学校学生合影 高川雲供图
     从触摸武术的肌理到感悟兵家的智慧,“兵译风华”实践队的实践之旅,是一次文化传承的青春尝试。当青少年在马步中体会“稳”的定力,在对练中理解“智”的价值,兵家文化便不再是遥远的历史回声,而成为滋养成长的精神养分。未来,愿更多青少年能以武为媒,在传承中创新,让兵家文化的薪火在新时代生生不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春的土壤里结出更丰硕的果实。(通讯员 李玲)
作者:李玲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兵译风华实践队
时间:2025-07-14 关注: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 “骄阳青苗”实践团开展德法教育课护航成长
  • 拳脚承文脉,少年传兵魂
  • 拳脚承文脉,少年传兵魂
  • 兵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瑰宝,它不仅蕴含着攻防谋略的智慧,更凝聚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与“居安思危”的生存哲学。对于
  • 07-14
  • 益路童行青年团助力“520爱心暑托班”:文明风尚新,垃
  • 探秘兵圣胜境,感悟兵家精魂 ——广饶孙子文化园兵圣宫
  • 探索产业前沿 助力乡村发展——安徽理工大学“科技赋能
  • 探秘千年兵道,传承智慧薪火
  • 探秘千年兵道,传承智慧薪火
  • 2025年7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兵译风华"社会实践队来到广饶孙子文化园古代兵器展示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探索之旅。
  • 07-12
  • 探寻碛口古镇:追溯吕梁精神,汲取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