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石雕世界,发扬文化自信

中国青年网济宁717日电(通讯员 李新茹)当今社会,文化自信成为推动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人民文化自信,提升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2024年7月14日,曲阜师范大学数学与科学学院社会实践小队前往孔子雕像艺术研究院拜访孔子故里守艺人”杜庆收先生,了解石雕文化。
 
欣赏石雕技艺,感悟圣贤精神
 
石雕艺术,作为一门古老而精湛的艺术形式,承载着人类的智慧与创造力。近日,我们有幸在杜庆收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一系列优秀的石雕展品,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石雕艺术之旅。步入展览区域,一尊尊精美的石雕作品错落有致地陈列着,仿佛在静静地诉说着它们各自的故事。杜庆收老师以其渊博的知识和对石雕艺术的深刻理解,引领我们走进了这个充满魅力与神秘的石雕世界。每一件展品前,杜老师都会驻足停留,为我们详细讲解其背后的故事与创作初衷。作品在杜老师的讲解下,仿佛活灵活现,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石雕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杜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他独特的雕刻手法。他将玉雕的细腻技法与寿山石雕的灵动韵味巧妙地融入其中,使石雕作品既具有玉石的温润质感,又展现出寿山石般的丰富色彩与层次感。这种融合并非简单的拼凑,而是经过杜老师长期的实践与探索,对不同雕刻艺术精髓的深刻领悟与创新运用。杜老师向我们介绍,为了将玉雕的精湛技法融入石雕创作,他深入研究玉石雕刻的线条运用和造型塑造,力求在石雕作品中体现出玉石的温润光泽和细腻质感。同时,他借鉴寿山石雕的因势造型、巧色利用等手法,使石雕作品更加自然生动,富有生命力。
 
通过这次参观与讲解,我们不仅领略了优秀石雕作品的艺术魅力,更深入了解了杜老师在石雕艺术领域的深厚造诣和创新精神。他的作品和创作理念,无疑为石雕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我们这些后来者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小队成员们对杜老师的雕刻艺术赞叹不已,同时也被他对于孔子精神和儒家文化的深刻理解所折服。杜老师以其独特的视角,通过雕刻艺术再现了孔子的生平和思想,将孔子的智慧和文化传承给了每一位观者。这不仅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和弘扬。

探寻雕刻奥秘,领略匠心精神

杜庆收老师的雕刻艺术不仅仅是技艺的展示,更是他对儒家文化深厚理解的体现。通过与杜老师的交流,小队成员了解到,杜老师在进行雕刻创作时,始终秉持着一种匠心精神。他说:石雕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的承载。每一刀,每一凿,都蕴含着对孔子精神的敬仰和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杜老师介绍说,他的雕刻创作过程充满了艰辛和挑战。选料、设计、画稿、用凿……每一步都需要精益求精,不容有失。一件石雕作品,一般需要花费1-2个月的时间,但是为了创作出精美绝伦的孔子石雕系列作品,杜老师和他的团队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十年的时间里,他们不分昼夜地工作,反复推敲每一个细节,力求每一件作品都能完美地展现孔子的精神风貌。同时,实践队员注意到,杜老师的工作环境并不舒适,所谓的“工作台”就是一个设置在室外的废弃柜子,夏天难免蚊虫叮咬,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杜老师凭借着对石雕艺术的热爱与执着,创作出了无数优秀的作品,并且斩获许多大奖。
 
杜老师坦言,石雕创作不仅是一种技术活,更是一种耐力的考验。在创作过程中,常常需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这对身体的要求非常高。但是杜老师从未退缩,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对艺术的热爱和对文化的传承。他的每一件作品,都充满了对孔子精神的敬仰和对中华文化的热爱,这种精神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传承儒家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杜庆收老师,一位致力于传承中国古代圣人孔子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精神的石雕艺术家。杜老师的作品,尤其是他所塑造的圣贤像,无不展现出他对孔子六艺精神的深刻理解与传承。这些圣贤像,不仅做工精美,人物造型独特,形神兼备,更蕴含着孔子所倡导的礼”之庄重、乐”之和 谐、射”之精准、御”之稳健、书”之儒雅、数”之智慧。每一件作品都是对孔子六艺精神的生动诠释,让人在欣赏石雕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杜老师的言行,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性。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和发扬它。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让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我们的文化。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向杜老师学习,树立文化自信,积极参与到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实践中去。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应该以实际行动去传播中华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我们的文化,让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发光发热。
 
参观结束时,小队成员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学到了许多关于石雕的知识,更深刻体会到了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性。杜老师的故事和他的作品,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未来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李新茹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新麦场”精神实践队
时间:2024-08-03 关注: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 走进石雕世界,发扬文化自信
  • 当今社会,文化自信成为推动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
  • 08-03
  • 探秘畲乡仙岩村,共绘“五彩”中国梦
  • 探寻家乡发展脉络,谱写时代华章
  •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一战略决策为乡村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指明了清晰方向。为了深
  • 08-02
  • 数学探新承麦志,孔乡雕古续儒缘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明了文化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地位作用,明确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
  • 08-02
  • 追寻时代楷模,发扬数学精神
  •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实现建设高水平孔子家乡大学的实绩。曲阜师范大学数学
  • 08-02
  • 探寻石雕记忆,传承中华文化
  •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
  • 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