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探新承麦志,孔乡雕古续儒缘

中国青年网曲阜7月19日电(通讯员:王毓芝)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明了文化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地位作用,明确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任务。为了深刻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积极响应国家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号召,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新麦场精神实践队踏上了一段意义非凡的文化探索之旅。这支由学院本科生全国样板党支部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以及杏坛学堂卓越班的同学们组成的队伍,于7月13日前往山东曲阜,拜访了雕刻艺术大师杜庆收老师,以新麦场精神为契机,实地感悟学习新时代如何传承中华文化,通过实际行动为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尼山石承古韵雕孔子,杜庆收创新解难题
首先,实践队先前往了杜庆收老师的展览室,在这个过程中,杜庆收老师讲解着雕刻技艺的历史渊源和创作心得。这里的每一件雕刻作品都是匠心独运的杰作,它们或古朴典雅,或灵动传神,背后藏着的是无数次对石块的精雕细琢。更令人钦佩的是,杜老师勇于创新,以尼山石作为载体,来讲述“孔子一生的故事”,并且在无先例可循,经验匮乏的情况下,他不断探索,自制工具,逐渐形成了自己一套的雕刻技法,这不仅仅是技艺的飞跃,更是文化创新的生动体现。

杜师亲授雕工艺,铁杵磨针志更坚
随后,杜老师带领实践队伍来到了他日常雕刻的室外工作处,阳光如火,高悬天际,蚊虫环绕,周围还有车辆的嘈杂声,就是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并没有阻挡杜庆收老师传授雕刻技艺的热情和决心,他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他表示,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并不觉得辛苦,相反,他更加珍视创作的时光。接着他亲自为实践队示范了雕刻的基本技法和步骤。他先在石头上用粉笔打上草图,接着拿起刻刀,每一次落刀都精准无误,每一次起刀都充满力量,手中的刻刀仿佛有了生命,灵活地跳跃,旋转。杜庆收老师一边演示,一边耐心地讲解技法,那份从容与自信,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受到了鼓舞。不一会儿,一个栩栩如生的图案便呈现在大家眼前,这不仅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杜庆收老师乐观向上,不畏艰险的象征。
正如张载所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真正的文化强国之路往往布满荆棘,正是这些挑战,铸就了文化的辉煌。同时杜庆收老师以实际行动告诉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应该坚定理想信念,坐得住冷板凳,肯吃苦耐劳,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投身到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

数学融文化薪火,共绘文化新篇章
实践队请教杜庆收老师关于传统文化未来发展的期望时,杜庆收老师眼神闪烁着期待的光芒,语重心长地说道:“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我们行列当中,一起为弘扬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番话不仅仅是对实践队的鼓励与期望,更是对所有年轻人的深切呼唤。在最后的交流中,实践队成员们向杜老师介绍了自己此行的目的和“新麦场精神”的理念,表示“新麦场精神”不仅仅是一种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更可以运用在传播文化上。数学作为一门严谨的学科,虽然看似与传统文化相去甚远,但实际上两者在追求真理、探索未知的精神上是相通的。实践队打算将数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探索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文化传播方式,让更多的人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实践队的这一理念也恰恰是文化建设的一种新的起点,杜老师对实践队的理念表示高度赞同,并希望双方未来能有更多的交流机会,共同探索更有效,更多元的文化传承方式,以实际行动响应总书记关于文化繁荣与文化强国建设的号召,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经过这次活动,实践队深刻的领悟了丰富的历史事件与传统文化的内涵,也更加坚定了走文化创新发展道路,将数学与文化相结合,传承中华文化的决心与信念,认识到了学习不能局限于书本,而是应该将所学运用到祖国大地上,以行动为笔,以大地为纸,书写属于新一代的文化传承新篇章。

 
作者:王毓芝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新麦场”精神实践队
时间:2024-08-02 关注: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 探秘畲乡仙岩村,共绘“五彩”中国梦
  • 探寻家乡发展脉络,谱写时代华章
  •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一战略决策为乡村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指明了清晰方向。为了深
  • 08-02
  • 数学探新承麦志,孔乡雕古续儒缘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明了文化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地位作用,明确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
  • 08-02
  • 创飞科技实践团:科技赋能为水质保驾护航
  • 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在四和新村开展水质检测调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