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历史脉络 传承运河文化

在历史的长河中,运河宛如一条灵动的血脉,滋养着沿岸的城市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为深入贯彻这一精神,探寻运河文化的深厚底蕴,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新麦场精神实践队于7月24日走进了聊城运河博物馆,展开了一次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活动。
 
走进博物馆,揭开运河神秘面纱
 
清晨,阳光洒在博物馆的外墙上,为这座建筑增添了一抹庄重的色彩。实践实践队的成员们怀着崇敬与期待的心情,早早地在博物馆门口集结。他们精神抖擞,准备开启这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进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运河地图,清晰地展示了聊城段运河的蜿蜒走势。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实践队成员们仿佛穿越回了古代,亲眼目睹了运河的开凿过程。那一幅幅生动的壁画、一件件古老的工具,无不诉说着古人的智慧和勤劳。
 
沿着展厅的通道前行,丰富多样的展品让人目不暇接。从古老的船只模型到精美的瓷器,从反映运河两岸生活的民俗文物到记录运河商贸繁荣的历史文献,每一件展品都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串联起了运河文化的发展脉络。实践队成员们认真聆听着讲解员的解说,不时驻足观看,仔细研究展品的细节,眼神中充满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知识的渴望。

 
深入展区,领略运河多样魅力
 
在“运河水利”展区,实践队成员们了解到了运河水利工程的精妙之处。古老的闸坝、涵洞等水利设施的模型,生动地展示了古人如何巧妙地利用自然条件,实现水资源的合理调配,保障运河的畅通无阻。一位实践队成员感慨地说:“这些水利工程不仅是技术的杰作,更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移步至“运河商贸”展区,热闹非凡的场景仿佛重现眼前。繁华的码头、忙碌的商船、琳琅满目的商品,无不展现出运河在促进经济交流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参观,实践队成员们深刻认识到运河不仅是物资运输的通道,更是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桥梁。
 
在“运河民俗”展区,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展品让实践队成员们感受到了运河两岸人民的生活情趣。传统的戏曲服饰、精美的手工艺品、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无一不让人感受到了浓郁的地方风情。实践队成员们纷纷表示,这些民俗文化是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传承和弘扬。

实践总结,传播运河文化之光
 
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成员们不仅专注于欣赏展品,还积极与讲解员互动交流,提出了许多有深度的问题。讲解员耐心解答,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运河文化的理解。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运河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实践队成员还对前来参观的游客进行了随机采访。一位来自外地的游客表示:“聊城运河博物馆让我对运河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这里的展品非常丰富,讲解也很精彩,不虚此行。”一位本地居民则自豪地说:“运河是我们聊城的骄傲,博物馆让我们的文化有了根,让后代能够铭记历史。”
 
此外,实践实践队还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工作人员介绍了博物馆在文物保护、展览策划、文化教育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并表示将继续努力,为传承和弘扬运河文化贡献力量。
 
参观结束后,实践队成员们聚集在一起,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大家一致认为,这次寻访聊城运河博物馆的社会实践活动收获颇丰。不仅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运河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大家也意识到,保护和传承运河文化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通过这次寻访聊城运河博物馆的社会实践活动,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新麦场实践队成员不仅亲身感受到了运河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坚定了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运河文化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推动文化繁荣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我们期待着更多的人能够走进聊城运河博物馆,感受运河文化的魅力,共同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让我们携手并肩共进,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征程中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
作者:李新茹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新麦场”精神实践队
时间:2024-08-03 关注: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 走进石雕世界,发扬文化自信
  • 当今社会,文化自信成为推动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
  • 08-03
  • 走访乡村新画卷,见证振兴新征程
  •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在这个波澜
  • 08-03
  • 寻访北元疃村,见证农村发展
  • 近年来,我国坚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在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生态保护等多方面
  • 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