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尾闾潮正起,和美乡村成色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东营市垦利区杨庙社区考察时强调,要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为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杨庙社区考察工作时的讲话精神,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新麦场实践队”队员于7月25日前往东营市垦利区杨庙社区进行社会实践调研,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路线,深入了解杨庙社区在产业振兴、乡村文明等方面的成就。
走在黄河大坝上,实践队员们看到了两种不同的景观。堤坝内,黄河浩荡,奔涌向前;堤坝外,杨庙百姓安居乐业,幸福安详。一排排红色楼房、一条条整洁马路诉说着社区的发展,“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描绘出社区的日常。
勇试新途,安居乐业盛世篇
参观伊始。实践队员来到杨庙社区村史馆,随着讲解员的讲解,实践队员们了解到10年前的杨庙社区还是一个个居住拥挤、交通不便的房台村。受各种因素制约,房台村居住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治理服务滞后,群众搬迁改造愿望十分迫切,而杨庙社区就是为改善黄河原蓄滞洪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新建的新型社区。“群众安居之后,如何乐业呢?”实践队员参观时提出了疑问,讲解员为大家介绍到,杨庙社区通过打破“就村抓村”路径依赖,深化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把农民组织起来、资源整合起来、产业发展起来,主要发展屏风草编工艺加工,采取“专业化公司做市场、合作社搞生产、党支部抓服务”的分工协作机制,发挥出了“1+1+1>3”的产业发展优势。依靠创新和勇于尝试,如今的杨庙社区,作别“穷窝窝”,推动治理、服务、产业等融合发展,逐步走出一条沿黄特色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心系群众,老年餐厅暖民心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这在杨庙社区已不再是奢望,60岁以上的老年人都可到社区开办的老年餐厅吃一荤一素的温暖午餐。据了解,每天都有四五十位老人同时就餐。经过政府的补贴,低保、五保户等特困人员一顿饭只需一元钱。西红柿炒鸡蛋、西葫芦肉片、清蒸鱼……一顿热气腾腾的午餐,暖了老人的胃,也暖了老人的心。在老年餐厅,刘大娘告诉大家“大家在一起聊天、下棋,卫生室就在附近,谁要是有个头疼脑热不舒服的,医生很快就过来了。”此外,实践队员还了解到杨庙社区一直提倡围绕群众方便快捷办事,创新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综合平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一次办好”,并在社区“为民服务中心”设置智慧公章、政务服务自助终端,开发便民服务手机App,为民服务更加便捷。
颂扬黄河,文化长河润华夏
随后,讲解员向实践队员们介绍了杨庙﹒黄河里,这是山东省唯一一个以留住黄河滩区迁建记忆为主题的沉浸式乡村微度假项目。该项目主要依托山东省文化体验廊道建设重点村罗盖村原址村落,在保留房台村原始风貌的基础上,通过建筑微更新、景观化营造等手段,建设游客服务中心、餐饮民宿、文创非遗、民俗广场、乡村振兴学院等复合功能版块,以场景复原、老物件展示等留下乡愁记忆,讲好新时代的“黄河故事”。此外,杨庙·黄河里还定期举办乡村文化艺术周。活动以集市形式,融入手作体验、非遗民俗、文创产品等项目,各类摊位整齐排列,东营城市印章、黄河黑陶、葫芦烙画、淄博琉璃等将集中亮相,这无疑将是一场文化盛宴。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员深入基层,了解民情,亲身感受乡村振兴的伟大成就,寻找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未来,实践队员们将继续努力学习,带着数学知识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继续发扬老一辈数学家的实践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董馨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新麦场”精神实践队
时间:2024-08-03 关注: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 走进石雕世界,发扬文化自信
  • 当今社会,文化自信成为推动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
  • 08-03
  • 走访乡村新画卷,见证振兴新征程
  •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在这个波澜
  • 08-03
  • 寻访北元疃村,见证农村发展
  • 近年来,我国坚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在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生态保护等多方面
  • 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