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信用涵养文明新风,乡村振兴勾画幸福生活
中国青年网济宁7月24日电(通讯员 董馨)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是针对“三农”发展和城乡关系调整的战略部署,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需要。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新麦场精神”实践队队员于2024年7月23日前往东营市垦利区左一村开展实践调研,为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数学智慧。
沿着临黄堤,实践队队员来到全国文明村垦利街道左一村,村庄房屋错落有致,道路干净整洁,路边野花肆意盛放,村大院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在左一村,处处生机盎然,家家民风淳朴,村民们热情向上,笑脸相迎四方来客。“我们村可是全国文明村,村里环境可好了,全村村民素质都很高,保准大家一来就喜欢上我们村。”一进村,在村文化大院锻炼的张大爷就热情地说。
深耕美德信用,让文明厚植沃土
首先,实践队员来到“美德信用”超市,在这里实践队员了解到左一村以文明实践为抓手,推行“美德+信用+积分”样板,照顾老人、清洁环境、拾金不昧、安群巡查、秩序维护等美德行为都可以积累相应积分,通过积分获得相应物品奖励,让“小积分”带动“大信用”,用“大信用”打造文明信用村。通过美德信用积分制度,鼓励带动更多村民参与到美德信用建设中。实践队员们还随机采访了一位村民张奶奶,张奶奶说:“在咱的美德信用制度倡导下,现在大家都很喜欢参加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争着做好人好事,邻里更团结友爱了,互帮互助的行为也更多见了,而且现在家里没人,开着门都不会丢东西,感觉大家的道德素质都提升了。”
打造水榭梨乡,让文旅带动致富
随后,实践队员来到水榭梨乡休闲园进行参观调研,漫步于林间步道,感受的是生活的悠闲自在、是乡风的文明淳朴、是乡村振兴的快捷步伐。据休闲园工作人员介绍,“水榭梨乡”休闲园目前有荷塘、秋月梨园、垂钓乐园、研学营地、留灯营地、儿童乐园、农家乐等多个业态园区,道路指示系统、旅游文化标识、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完善齐全,具备现代农业科普、田园风光观赏、乡村休闲度假、农耕文化体验、亲子拓展等多重功能,为游客提供了拥抱自然、放松身心的乡野空间。在秋月梨园,实践队员看到工人们正在对30余亩秋月梨进行除草、剪枝。工人们说现在秋月梨正处于挂果阶段,预计中秋节前后迎来丰收。左一村“水榭梨乡”休闲园极大地带动了村集体致富增收,同时,也不断提升农村风貌和美学品位。随后,实践队员跟随负责人来到左一村村史馆,这里以抗美援朝烈士尚立功的事迹为主线,打造了红色文化主题广场,并根据事迹改编舞台剧,将红色基因融入村民血脉,不断彰显左一村文明乡风吹拂下的崭新活力和生命力。
建设如康家园,让帮扶传递关怀
最后,实践队员跟着负责人来到“如康家园”,这是左一村首个村级养老院,也是全区首个“残疾人之家”就业驿站。园内设置床位100余张,还设有老年活动室、餐厅、浴室、洗衣房、储藏室等,主要赡养本村70岁以上老人,同时兼顾本村失能残疾人,为他们提供一元爱心午餐等暖心服务。“我们这些老伙计聚在这里,每顿饭都能按时吃,而且吃得也好,孩子们也放心,平时在一起说说话唠唠家常,可解闷儿了。”养老院的陈奶奶乐呵呵地说。实践队员帮助老人们清理了卫生,陪伴他们聊天唠家常,同时送上贴心欢快的文艺表演,把浓浓的关爱和陪伴送到老人身边。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实践成员们走出校园,走向乡土深处,迈步水榭梨乡,关爱孤寡老人,努力用脚步和行动感受了乡村振兴的伟大成就。此次“三下乡”活动短暂又充实,队员们不仅为当地村民送去了温暖,亲身感受到了文明村的快速发展,同时增强了青年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接下来,实践队员纷纷表示将继续传承老一辈数学人的实践精神,在党的教育方针下走出校门求合作,面向生产找课题,用敢吃苦、会吃苦、能吃苦的心态砥砺前行,不断攻坚克难,在实践中磨砺奋斗意志,贡献青春力量,立志将“知识强国”的种子播撒在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上。
作者:董馨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新麦场”精神实践队
时间:2024-08-03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