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化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 志愿垃圾分类纪实

在夏日的余晖中,一群来自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勠力“铜”“锌”实践队的青年志愿者踏上了他们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之旅,这次的目的地是日照市的一个典型社区——阳光花园,他们的任务是深入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指导与监督工作,旨在提升居民的环保意识,促进社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初识绿源,挑战与机遇并存
阳光花园,一个拥有几百户居民的现代化社区,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生活垃圾产量激增,垃圾分类问题日益凸显。小区内虽已设置了分类垃圾桶,但居民参与度不高,混投现象屡见不鲜。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勠力“铜”“锌”实践队志愿者们深知,这场实践不仅是一次对自我的挑战,更是推动社区环保事业向前迈进的重要机遇。
筹备阶段:理论武装,策略制定
实践开始前,志愿者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他们首先学习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包括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厨余垃圾)和干垃圾(其他垃圾)的分类标准、投放要求及后续处理流程。随后,结合阳光花园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实践计划,包括宣传材料的制作、宣传活动的安排、现场指导与监督的具体措施等。
宣传动员:知识普及,氛围营造
实践的第一天,志愿者们穿着统一的服装,手持宣传册和海报,在小区入口、公告栏、活动中心等人流密集区域设立了宣传点。他们耐心地向过往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分类方法及投放注意事项,并通过互动问答、小游戏等形式,激发居民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同时,志愿者们还利用小区微信群、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发布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和最新动态,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
现场指导:手把手教学,耐心纠正
宣传之后,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勠力“铜”“锌”实践队志愿者们深入小区各个角落,对居民投放垃圾的过程进行实地指导。他们站在垃圾桶旁,仔细观察居民的投放行为,一旦发现混投现象,便立即上前制止,并手把手地教居民如何正确分类。面对居民的疑惑和不解,志愿者们总是耐心解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分类标准,消除居民的顾虑和困惑。
监督反馈:建立机制,持续改进
为了确保垃圾分类工作的持续推进,志愿者们还建立了监督反馈机制。他们定期巡查小区内的垃圾桶,记录分类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同时,志愿者们还设立了意见箱和反馈热线,鼓励居民积极反映垃圾分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便及时调整工作策略,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
成效显著:居民参与,环境改善
经过五天的不懈努力,阳光花园的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居民的分类意识明显增强,混投现象大幅减少,垃圾桶周围的环境也变得更加整洁有序。居民们纷纷表示,通过志愿者的宣传和指导,他们不仅掌握了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技能,还深刻认识到垃圾分类对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意义。
结语:环保之路,任重道远
虽然这次社会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勠力“铜”“锌”实践队志愿者们深知,环保之路依然任重道远。他们表示,将继续关注垃圾分类等环保问题,积极参与各类环保活动,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他们也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环保行动中来,共同守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作者:尚滢 来源:尚滢
时间:2024-08-02 关注: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 探秘畲乡仙岩村,共绘“五彩”中国梦
  • 探寻家乡发展脉络,谱写时代华章
  •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一战略决策为乡村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指明了清晰方向。为了深
  • 08-02
  • 数学探新承麦志,孔乡雕古续儒缘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明了文化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地位作用,明确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
  • 08-02
  • 追寻时代楷模,发扬数学精神
  •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实现建设高水平孔子家乡大学的实绩。曲阜师范大学数学
  • 08-02
  • 探寻石雕记忆,传承中华文化
  •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
  • 08-02
  • 化学与化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 志愿垃圾分类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