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学生春晖社潍子送芳支教队成员 吕至若 7月9日 日记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清晨,潍坊高密的阳光如同我们的心情一样明媚。今天是支教的第三天,我们的故事在这里继续书写,每一页都充满了新的体验和感悟。
上午,我们的队伍分工合作,各展所长。小林同学拿起画笔,带领孩子们进入艺术的殿堂。之后,张同学用物理的奥秘点亮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此同时,我和赵同学在厨房里忙碌着,为的是给马同学打下手,准备一顿丰盛的午餐。我们齐心协力,烹饪出了西红柿炒蛋和红烧土豆,那鲜艳的色彩、诱人的香气,无不诉说着我们的用心。
午后,我站在讲台前,面对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我开始了论语课的教学。我尽量让古老的智慧以生动的故事形式呈现,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他们的每一次点头,每一次微笑,都是对我最大的肯定。“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朗朗书声穿过房间,是镌刻在孩子们心上的印记。孩子们说,老师,我知道了,所以今天回去我要温习你讲过的论语内容!令我印象最深的  是课后那位橙色上衣的小男孩,他用真诚的语气问我:“老师,男孩子也可以做语文老师吗?”听到此,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自己对孩子们的影响,明白了支教的真正意义。也许这短暂的十几天如清风拂过,去影不留踪,但在孩子们心中扎下的根,肆意生长。也许我们的影响如晨光熹微,却也可以燃萤火之光。
紧接着,赵同学带来了《雾都孤儿》的故事,他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文学的力量。而张同学的普通话推广课,更是提升了孩子们的交流能力,让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更好地表达自己。
夜幕降临,一天的支教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今晚,我坐在窗前,手中握着笔,在备明日的课程时,心中充满了感慨。我想,这次的日记,不仅要记录我们的日常,更要传达我们的情感和思考。
在这里,我们不仅是教师,更是学生。我们在教给孩子们知识的同时,也在学习如何更好地与他们沟通,如何更深刻地理解教育的真谛。每一次的互动,每一次的挑战,都在塑造着更好的我们。
今天的经历,让我更加坚信,教育的意义远超过知识的传递,它更是一种心灵的触碰,一种价值观的塑造。我们在这里撒下的每一粒种子,都将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我希望,这次的日记能够被更多的人看到,不仅因为它记录了我们的支教生活,更因为它传递了一种信念:教育是无私的奉献,是照亮未来的火炬。愿我们的努力,能为这片土地带来更多的希望和光明。
在潍坊高密的夜空下,我许下一个愿望:愿我们的支教之旅,能够成为孩子们心中最美的风景,愿我们的付出,能够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坚实阶梯。明天,我们将继续前行,带着爱和梦想,书写支教的新篇章。
 
 
时间:2024-07-10 作者:大学生家园 来源:大学生家园 关注: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 池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温
  • 池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赴月亮湖社区“三下乡”暑期社会
  • 民族之舞展风采,童心共筑中国梦
  • 2024年7月4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扬州分区的成员们携手邗上社区党组织,共同开启了爱心暑托班的第二期
  • 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