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学生春晖社潍子送芳支教队成员 张鹏程 7月8日 日记

昨天夜幕降临时,“潍子送芳”支教队的成员们抵达了潍坊高密西周阳村的英华学堂。热情接待我们的学堂负责人赵洪星老师是一位退休教师。他操着一口质朴和蔼的东潍方言,叮嘱我们住宿和生活方面的注意点。大家整理安顿下来后已是深夜,我躺在地铺上,期待着明天的支教工作。但期待之余又有着些许担心,不知道与孩子们的接触以及教学工作的开展是否会顺利。
在异乡的第一晚居然睡得很舒坦,早晨舒展了一下筋骨就和另外三名队友去赶集了。来到集市采买了食材和生活用品后,我们匆匆在八点开课的时间赶回了学堂。
上午进行了开营仪式,队长和支教队的每位成员简单向学生介绍了自己,拉进了与孩子们的距离。队长温炽榆所说的“希望通过知识的传递在盛夏充实孩子们的假期”,也道出了队员们的心声。接着,我们组织孩子们进行了“击鼓传花”游戏。音乐播放时学生相互传递沙包,音乐停止时拿到沙包的学生进行自我介绍。通过这一破冰小游戏,支教队成员了解了学生们的性格与基本特点,方便后续备课与教学的开展。
下午第一节课是我来上,心中有些忐忑与紧张。这些不安来自于我备课方面突发的波折与插曲。
期末考结束后进行支教备课时,我原本打算给孩子们讲数学。但昨晚支教队成员们开会后我才了解到,英华学堂的学生年龄差距有些大,如果讲数学难以在年龄与数学知识量不同的孩子间进行协调。这意味着我先前准备的数学课都被否决了,不适合作为教学内容。英华学堂的暑期教学,应注重课本外的素养拓展提升。同时教学内容要适合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不能有太高的知识门槛。
面对备课内容的突然失效,我保持住了冷静的心态,寻求解决办法。灵光一闪,我想起了书包里的《声律启蒙》。这原本是期末考后我从中心图书馆借来自己读的,但这本儿童启蒙古籍又恰巧很适合于支教教学。《声律启蒙》将历史典故,天文地理、花木鸟兽和成语典故贯通在工整的对仗中。可作为儿童国学启蒙读物,更是成人学习古典文化的敲门砖。这本书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其中的文字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而且典故又使其思想内容深刻丰富,在训练孩子们认识格律的同时,还可以加强他们在历史文化素养方面的积淀。
有了思路之后,我在第二天开营仪式结束后的上午投入到了文字稿的撰写与PPT的制作当中。快马加鞭,我在下午两点左右完成了备课。随后我来到教室里设计板书,最后在下午两点半准时开课。
事实证明先前的担心是多余的,孩子们不仅安静专注地听我讲解,而且积极地回答问题,配合我一起高声朗读。一节课的时间在我忘我的投入中,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互动中不知不觉就过去了。看着下课后活泼的孩子们,我对今后两周的支教生活充满了热忱与希望。
 
 
时间:2024-07-09 作者:张鹏程 来源:实况记录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