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中国味道,饮汾清二杯

随着大学时间的匆匆流逝,不知不觉中已然过去了大一的半个学年,为了丰富大学期间的生活与人生阅历,曲阜师范大学寻文曦光队决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而这次该队来到了山西临汾,品尝专属于临汾的特产——汾酒,去追寻临汾人从古至今的饮食文化。此次活动目的在于将社会实践与传统文化结合,借助汾酒这一引人注目的文化符号,宣传山西的传统文化。

图为村民精心酿的汾酒,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祁佩琳供图。
汾酒所在的杏花村, 它的酿酒历史其实可以追溯到六千年以前的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根据现在的古籍记载以及考古挖掘的发现, 其实早在六千年以前, 汾酒所在的杏花村地区的人们已经开始了酿酒的活动。时间来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史书北齐书上就有“无饮汾清二杯”的记载, 这一记载记录了当时北齐皇帝对于杏花村地区所产美酒品质的认可, 因此汾酒也成为了史上最早、最权威同时也是唯一被二十四史记录的白酒品牌。到了明朝时期, 诗人杜牧留下了一首诗, 至今都被人们传颂着, 那就是“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可见在唐朝时期, 杏花村地区的酿酒工业就已经很发达了, 随着时间来到了明朝时期, 到了明朝中叶, 山西商人崛起, 通商全国, 白酒作为行船最好的压舱石的商品被山西商人贩卖到了全国各地,山西出产的美酒走遍了全国。到了清朝中期, 四库全书中收录了这样一句“滦鲤登盘美, 汾酒开瓶馥”的诗句, 自此, 汾酒一名传承使用至今。
山西汾酒是中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工艺精湛,源远流长,素以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特色而著称,在国内外消费者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历史上,汾酒曾经过了三次辉煌:汾酒有着4000年左右的悠久历史,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汾酒作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极力推崇,被载入廿四史,使汾酒一举成名;1915年,汾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甲等金质大奖章,为国争光,成为中国酿酒行业的佼佼者。
1959年党中央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主席在庐山会晤了红军时期的老战友贺子珍,一天晚饭的饭桌上,毛主席自己斟了一盅山西杏花村老白汾酒,自己先呷了一口,微笑着对她说:“我还是这个习惯,酒要喝的,但不多喝,汾酒很纯正,我爱喝……”因为一个“纯正”,道出了开国领袖毛主席对杏花村汾酒的一贯钟爱。

图为当地汾酒酿造厂厂长所收藏的汾酒,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祁佩琳 供图。
《北齐书》中记载,北齐武成帝高湛从晋阳写给河南康舒王孝瑜的植中说:“吾饮汾清二杯。劝汝于邺酌两杯”,宋记载。“唐时汾州产干酿酒”,《酒名记》有“宋代汾州甘露堂最有名”,说的都是汾酒。当然一千四百多年前我国尚没有蒸馏酒,史料所载的“汾清”、“干酿”等均系黄酒类。宋代以后,由于炼丹技术的进步,在中国首次发明了蒸馏设备。一九七五年从河北省青龙县出土的金代蒸酒的钢制烧锅,可证明至少在宋代我国已有蒸馏酒。我国的白酒,包括汾酒等名优白酒在内,都是由黄酒演变和发展起来的。

图为实践队员家中珍藏的汾酒,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祁佩琳 供图。
酿酒所用的“神井”之水清澈透明,清冽甘爽,煮沸不溢,盛器不锈,洗涤绵软。清末举人申季壮曾撰文赞美这口井的水“其味如醴,河东桑落不足比其甘馨,禄裕梨春不足方其清冽”。现代科学终于揭开了“神井”水的奥秘:杏花村一带的地下水源丰富,水质优良,其含水层为第四系松散岩类空隙水,地层山锶、碘、锌、钙、钼、镁、铁等元素含量高,对人体有较好的医疗保健作用。
                                                                                                                                                                                                                               通讯员 祁佩琳
 
时间:2024-01-20 作者:祁佩琳 来源: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现场拍摄 关注: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 写对联迎新年,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 写对联迎新年,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 寻文曦光队为发扬传统文化,分别在各自家乡进行社会实践,通讯员 黄琰深入体验书法之道,亲身访问书法教师,了解书法历史,从书法中感
  • 01-20
  • 品中国味道,饮汾清二杯
  • 品中国味道,饮汾清二杯
  • 寻文曦光队为发扬传统文化,分别在各自家乡进行社会实践,通讯员 祁佩琳队山西汾酒进行了具体了解和报导,从汾酒中品味古人酿酒的精髓
  • 01-20
  • 收养评估入社区,问卷设计增新知
  • 收养评估入社区,问卷设计增新知
  • “寻港”收养能力评估系统在中国,儿童收养与救助问题由来已久,并且近年来我国的生育率不断下降, 越来越多的家庭基于自身各种原因会
  • 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