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4日晚上,“寻港”实践小分队的成员们在腾讯会议上开展了首次线上会议,会议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即实践主题、实践地点、实践时间、实践安排,通过这些部分的讲解和讨论,实践小队的队员们将更加清楚的了解此次社会实践的活动安排,对“收养评估预测”的流程、运转过程也有了更好的理解。
会议伊始,队长谭笑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本次社会实践的大致方向,对实践调研的对象与实践调研的方式作出了指引,为成员们指明了研究的方向,实践队员便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终确定了此次的实践主题是以“收养评估系统”为核心展开,并在后续的系统运营中逐渐落实,由于所有的实践队员已经放寒假居家,因此实践地点以各实践队员的家乡为主,住处邻近的实践队员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集中调研,实践时间于整个寒假。对于实践安排,根据不同地区的实践要求,各实践队员根据家乡的实际情况,分别走访调查各地区人民法院、政府民政部门、福利院、孤儿院等,对广大群众进行问卷调查,充分调研收养家庭、收养主管人员,主要采取线上线下两种形式,线下以发放调查问卷、走访政府机构为主,线上以新闻播送、推文推广为主。通过对以上四方面的讨论,各实践队员更加清楚了在此次实践中的任务,为接下来的实地走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会议进行过程中,队长结合以前的实践经验,从实地调研的要求、宣传要求等方面进行讲解,鼓励大家现阶段勇于尝试,敢于进行调研,为后续的实践发展打下坚实基础。23级的队员们认真听会,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并向22级实践队员求教。在22级队员们的帮助下,23级队员更加深入了解了该如何进行实践与新闻的撰写等任务,这为后续的实践开展提供了前提,为启动第一步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队长的介绍,实践队员了解到,近几年来,随着新闻媒体的加速发展,家庭收养开始广泛的进入社会大众的视野。被收养人与父母矛盾激增,引起的收养家庭遗弃虐待等社会悲剧频繁发生,牵动着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对于收养问题的广泛讨论。因此,家庭收养能力评估工作势在必行。收养评估的内容、方法以及专业性、权威性显得至关重要。而目前,几乎所以的收养评估工作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和第三方平台负责,因此,具体以怎样的标准衡量收养人的条件并没有具体的规定,在此背景下,亟待建立一个统一的平台,通过可视化的标准衡量收养人的收养能力。
通过本次线上会议的开展,曲阜师范大学“寻港”实践小分队的成员们深刻认识到“收养评估系统”在保障被收养人身心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安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也认识到本次社会实践任务的艰巨性。国家也愈发重视“收养评估”的完善,在2020年5月28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从法律上确立了收养评估制度,进一步夯实了民政部门进行收养评估的职责。蓝图已经绘就,目标正在前方,关键是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坚决打好这场硬仗。
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不仅为实践队伍日后的实践过程提供了基本方向,做了必要的准备工作,更是确定了发表宣传的重要性,确立了宣传稿分工与合作,以确保宣传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此过程中,成员之间相互讨论,交流思想,加强了团队成员间的共识与认同,也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为之后的实践过程与成员合作奠定了基础。
图片为“寻港”社会实践小分队队员合影
图片为实践队员认真听会
图片为社会实践队员开会互动讨论
图片为社会实践队长分配实践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