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是从1994年12月从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入伍,初中毕业以后在淄博当兵。后来考上了济南陆海学院,毕业之后驻守某海岛。1996年3月成为一名共产党员。退役以后在青岛基层工作,历任排长,教导队教员,副连长,代理指导员,连长,机关股长,营长。
在李辉那个年代,因为没有电话,他们只能通过写信来和家人朋友进行联系,在那个时期交通也不方便,来来回回“信”就要耽搁半个月。他们在岛上最艰苦的时候淡水资源很稀缺,经过连续多年的大旱之后连最基本的生活水源都保障不了,只能由部队的上级单位通过船给他们提供水资源。以前岛上有居民住着,但是没有电,挨家挨户只能靠着蜡烛度过夜晚。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海岛上的电力条件也得到了改善。
李辉和他的爱人是李辉在军校上学的时候通过偶然的机会在火车上认识的,后面通过书信交往,慢慢地相处走到了一起,他们互相写过的信有厚厚一摞。由于军人这个职业的特殊性,部队也会考虑到军人、军嫂的种种不容易,除非有任务都会有休假时间,军嫂也可以到部队去探望。李辉说:“当初选择军婚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必然会面临一些牺牲,所以会有心理准备。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肯定会有牢骚和抱怨,这都是人之常情。好在双方父也是支持,尤其是有了孩子以后,父母也会帮忙带孩子。一个家庭只要有一个军人,一整个家族都需要做出牺牲,因为承担了军人的荣光,必然要奉献、付出点什么,一人当兵全家光荣。”
对于军嫂来说既然选择了军婚,她就会坚守对彼此的承诺,军嫂是无时不刻的传递着奉献精神,对李辉的工作无条件支持,军嫂说:“李辉作为军人,驻守前方,我作为他的家属,就要全力以赴支持这份工作他守护我们的大家,我守护好这个小家。”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受访者合照
李辉作为一名党员,服务群众就是李辉思想引领的方面。人民需要,他就到。党的先进思想是刻在他的骨子里的,李辉说:“不是说你戴了党徽你就是一名合格的党员,主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用实际行动来彰显,用那种向上积极的态度来彰显。”,虽然李辉已经退役,但他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仍在他的工作、生活中时刻体现着,李辉对自我的高标准要求也让邻里的百姓为他竖起大拇指。
他将自己的足迹留在了海岛,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