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遍遵义 ——南京工程学院“寻彩贵州”小队寻访遵义

       遵义会议纪念馆是为纪念遵义会议而建立,由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议陈列馆、遵义会议期间毛泽东等人住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等11个纪念场馆组成。“红”是铭记的历史,也是传承的精神。进入纪念馆,小队成员带着耳机,专心地看着听着,生怕错过任何一个部分。穿梭在展馆之间,历史的长河在脚下绵延,一个又一个决策,一场又一场战役、一批又一批遗物,小队成员经受着岁月的洗礼。
       步入遵义烈士陵园,映入眼帘的先是无名英烈墙。英烈墙巍峨耸立,墙上的壁画栩栩如生,目光坚毅、手持步枪的战士让人瞬间回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这里纪念的是无数为千千万万人民美好生活牺牲,却没有留下姓名的英雄们。一路拾级而上,小队成员来到位于山顶的红军陵前,献花、默哀、敬香,小队成员神情肃穆地站在纪念碑前,感受烈士们的“碧海丹霞志士心”。先烈永不忘,立志更坚强。“墙上的名字不是一个个冰冷的文字,透过那些名字,我们能感受到他们为了新中国挺起自己的胸膛英勇赴死大无畏精神。”小队成员唐依帆不由感叹。
       “我们不会忘记那个背影,在深夜,提着马灯,信念坚定。”7月16日,实践小队穿过小道前往苟坝会议会址,重温毛主席用马灯点亮全中国的故事。当地讲解员告诉小队成员,八十多年前的夜里,毛主席用一个马灯,一条小道,一个小时的路程点亮了中国共产党,引领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马灯背后,是领导人夜不能寐的身影;不灭薪火,是革命不到最后一刻,信念不移,思考不止。”小队成员葛浩然在参观红军马灯馆后如是表示。



时间:2023-08-17 作者:薛启辰 来源:南京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小队走访 关注: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 寻书法之根,悟书法底蕴
  • 为了让新时代青年更加的深入了解、传播书法文化,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保护,2023年8月17日,我作为曲阜师范大学“弘歌不辍,薪火相
  • 08-17
  • 东北大学学子三下乡:飞梁筑梦梅山,砥砺助学之路
  • 东北大学学子三下乡:走入旅农企业,探寻振兴新章
  • 科技助力振兴!南京工程学院学子走进遵义田野
  • 红色文化遍遵义,花繁叶茂惹乡愁 ——南京工程学院学院
  • 红色文化遍遵义 ——南京工程学院“寻彩贵州”小队寻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