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振兴!南京工程学院学子走进遵义田野

       苞谷、烟草、水稻是当季的主要作物,长势茂盛,喜人的绿色背后是百姓的汗水和笑脸。通过自主在田间调研,团队成员分小组近距离观察不同作物的长势、采用的种植技术,探索自动化普及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苞谷的种植不择地势,山上也种,路边也种,收获时用镰刀在根部斩断,很容易想到高山作业的安全问题。烟草也很常见,有的地方采用了覆膜的种植技术,据调查,其对土壤肥力、湿度的要求较高,田间管理可以交给机器,节省人力也有助稳产。”实践小队一边观察,一边做好记录。
       另一边,为体会到劳动过程的艰辛,深刻认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小队成员拿起锄头,开始帮助当地村民除草翻土。在此之前,实践队成员通过查阅资料,视频观看和书籍讲解等方式已经具备许多农耕理论知识,但是却缺乏实际经验,在技能技巧方面非常生疏。“实践出真知,学习怎么劳动光靠理论是不行得,来,我来教一下你们怎么除草。”田里头的王大爷笑着对团队成员说道,随后手把手教队员们如何识别杂草,怎么除去草根,防止杂草反复泛滥。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方法之后,实践队员的劳动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从学校小课堂走进乡村大课堂,小队成员感触良多。大家纷纷表示,当亲身走进乡村,才对乡村有了更真实立体的认识,才真正领悟到乡村振兴的深刻内涵。作为自动化学子,所学习的知识与乡村发展息息相关,“我将抓住大学时光,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发扬‘学以致用’的 校训,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添砖加瓦。”小队成员谭昊一如是说。



时间:2023-08-17 作者:薛启辰 来源:南京工程学院实践小队走访 关注: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 寻书法之根,悟书法底蕴
  • 为了让新时代青年更加的深入了解、传播书法文化,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保护,2023年8月17日,我作为曲阜师范大学“弘歌不辍,薪火相
  • 08-17
  • 东北大学学子三下乡:飞梁筑梦梅山,砥砺助学之路
  • 东北大学学子三下乡:走入旅农企业,探寻振兴新章
  • 科技助力振兴!南京工程学院学子走进遵义田野
  • 安徽学子三下乡:寻访先进乡村,擎画振兴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