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院学子三下乡:寻踪远眺史河 弹指红旌引航

滨州8月7日电(通讯员 张馨 宋文清)挽剑挑风,破沉寂下呜咽;执笔泼墨,描万籁中呢喃。史诗长河中明星荧荧,垂眸看却又无法辨别璀璨星河的方位,顺微风托抚望去,高山之巅红旌蔽空,寻踪远眺心生澎湃。为了用好用活红色文化,挖掘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8月1——8月6日滨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夏与梦旅人·红旌青马”实践团调研人宋文清和张馨分别深入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华东革命烈士陵园以及山东省高密革命烈士陵园,通过游园参观的形式学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革命精神。

雨朦朦似为逝人泪,星闪闪印入少年心飒飒细雨随微风,沂蒙山小调的旋律悠扬在园内,鲜艳的国旗随着夏至的东风在空中飘扬。碑前刻的苍劲有力的字迹被绿莹莹的树荫护着,防止着风雨的侵袭。8月5日,滨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夏与梦旅人,红旌青马”实践团调研员宋文清于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陵园前街4号参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
图为调研员宋文清参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 宋文清 提供

走进陵园,革命烈士纪念塔坐立于陵园的正中央,潇洒苍劲的书法和字字泣血的文书在风雨的吹打下留着明显的岁月的痕迹。一旁的党旗于建党节这一天在华东革命烈士陵园中更是夺目鲜艳。调研员宋文清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将右手握拳举至耳朵的位置,默念入党宣誓词。
图为调研员宋文清于党旗前宣誓 宋文清 提供

仿古风格的革命烈士纪念堂、抗日浮雕长廊和仰风承志亭中朱红的柱子伴随着向前的脚步延伸到路的尽头。随着羊肠小道走去,能看见粟裕骨灰撒放处、罗炳辉烈士墓、汉斯·希伯墓雕像、张元寿烈士墓、刘炎烈士墓、王麓水烈士墓、陈明、辛锐烈士墓、常恩多烈士墓等这些为新中国的解放和发展奉献了自己生命的烈士的墓和雕像。今日的和平安康又何尝不是有新的一批有志之士在替人们负重前行。调研员宋文清在罗炳辉烈士墓前深鞠躬,以表达自己对这些革命烈士的敬意。
图为调研员宋文清于罗炳辉烈士墓前鞠躬 宋文清 提供

伟大沂蒙精神是那段战火纷飞的年代中革命精神的重要内容,承载着那段峥嵘岁月下的人们的奋进与拼搏。本次参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活动加深了调研员宋文清对于沂蒙革命精神的理解,使宋文清对革命烈士用生命换回来的今日的美好生活更加珍惜,同时也增强了宋文清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追逐热情和社会建设的激情。调研员宋文清在离园后将自己的感悟整理记录下来分享给同队调研员张馨作为材料信息参考。

阅古今前途迢迢,担重任国泰民安实践开展前期,滨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夏与梦旅人,红旌青马”实践团调研员张馨首先在网上以及各种书籍报刊中搜集各种与高密革命烈士陵园有关的详细信息,并着重了解革命烈士的故事。随后通过与调研员宋文清交流此前参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获得的信息,总结整理了革命年代的相关知识和文化,对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为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充分准备。

经过前期网上的理论知识的搜集和储备后,调研员张馨紧接着来到高密革命烈士陵园进行参观。走进陵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仿古大门,门顶的匾额上写着“高密革命烈士陵园”八个大字,迎面而立的是一座高大的石碑,正面刻着“革命烈士纪念碑”七大金字。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调研员张馨脱帽默哀、敬献鲜花,将哀思和敬意献给了长眠于此的英雄,并面向纪念碑庄严地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誓言回荡在高密革命烈士陵园中,调研员张馨对红色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并从中汲取到了奋进力量。
图为调研员张馨在高密革命烈士陵园前留念 张馨 提供

斜阳伴着蝉鸣,鸟鸣轻声啼叫,无人会肆意喧哗,唯恐惊扰了烈士英灵的安眠。宣讲者张馨以青年志愿者的身份向各位陵园参观者进行讲解,用真挚的情感、简明的语言向参观者讲述了烈士的革命故事,主要讲解了高密党组织创建者-傅书堂、高密第一个女共产党员-傅余真、高密第一个为党捐躯的县委书记--王全斌、高密第一个为党捐躯的县委书记--王全斌、血洒疆场的抗日英雄一程云祥、王爱中烈士、辛冠吾烈士、宋国瑞烈士等英勇事迹,再现了革命前辈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传扬了革命前辈敢于担当、不怕牺牲、一心向党的无畏精神。通过讲解各位烈士的革命故事,使得参观者对革命战争时期的烽火岁月、革命先烈的坚定信仰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和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使宣讲人张馨在激昂的宣讲中对那一段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和现如今国家对于四史学习的号召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思考——时代永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对于过去的经验教训也断不可抛掷脑后,而应该在批评和自我批评、教育和自我教育中不断地进行量变的积累,以促成质的飞跃。
图为调研员张馨向参观者宣讲革命历史 张馨 提供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现场参观者纷纷表示,一定要继承发扬伟大革命精神,在新时代肩负使命,立足岗位,为实现先辈未完成的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其中一位青年参观者听完讲解后感慨:“这些革命烈士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他们长眠在这里,我们要向爱护家一样爱护陵园,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此次活动得到了工作人员以及各位参观者的一致认可和表扬。
图为调研员张馨向参观者宣讲革命精神 张馨 提供

实践活动结束后,调研员张馨与宋文清均表示,在此次暑假“三下乡”实践活动中收获满满。本次实践带来的不仅仅是对革命烈士的更深入的了解,还让我们学会了从课堂上走出去,将理论与实践良好结合,以更好推动党史学习的宣传力度,坚定社会成员的理想信念。

我们要以党史为鉴。努力和坚持并不是只所谓的一条路走到黑,没有方向和目标的道路只会使人在虚无中漫无目的地摸索。因此,我们必须要点亮前行方向的“指明灯”。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党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繁荣的历史,是中国人民为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我们应自觉追寻红色足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撸起袖子加油干”,新时代青年应该挑起大梁,明确“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调研员张馨与宋文清一致认为要传承好红色基因、弘扬好革命精神、发挥好红色优势,继承革命先辈们宝贵的精神财富,首先要自觉将红色精神融入血脉、植入灵魂。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个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真正燃烧青年人的热血和激情,追寻先辈的踪迹、学习先辈的精神、贯彻先辈的意志,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社会、国家的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为共产主义伟大事业添砖加瓦。
时间:2022-08-07 作者:张馨 宋文清 来源:张馨 宋文清 关注: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 滨院学子三下乡:寻踪远眺史河 弹指红旌引航
  • 寻访红色足迹、聆听红色历史
  • 为持续深化党史教育成果,结合建团100周年,让青年学生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责任,增强爱国情怀,培养高尚情操,创造创新精神,
  • 08-07
  • 镜头下的舞姿之美
  • 镜头下的舞姿之美
  • 8月6日,山东理工大学创飞科技实践团受穴坊镇综合治理中心主任宋继栋邀请,前往莱阳市穴坊镇,对当地村民组织的广场舞进行航拍。此次航
  • 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