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营二井发展路

为了深度了解企业对于国家增绿减排政策的落实情况,融绿青东实践团来到了营二井进行参观学习。

图为实践团成员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李明泽供图。
营二井是胜利油田发现的第一个高产井,它证实了在东营地区的地下有非常丰富的石油资源。营二井教育基地建成于2004年6月,在营二井教育基地有四大标志性建筑。分别是翻书型日历雕塑、营二井井口、胜利之光鲨鱼浮雕地面墙和文化长廊。这次实践团的参观之旅便是围绕这四个标志性建筑展开的。
参观伊始,工作人员便带领实践团成员分别参观了这四大标志性建筑。首先,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来到了翻书型日历雕塑面前。在这里,实践团成员了解到翻书型日历雕塑是营二井纪念碑,营二井是于1962年9月23日用15毫升油嘴获得了日产555吨的高产油流。这个造型也是承载了非常厚重的文化内涵,胜利油田的发展史就如同这部厚重的书卷一样,里面记录了非常多惊天动地的故事和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而且营二井获得高产油流的日子也是这部书卷中非常重要的一帧,在书卷的正面也是镌刻了营二井开发简史全国日产的最高记录。可以说雕塑是可以展现营二井精神的一个象征。

图为工作人员向实践团成员讲解石碑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李明泽配图。
然后,工作人员带领实践团来到了第二个标志性建筑营二井井口面前。这个井口具有特殊的结构,与普通井口并不一样。当时采用这个进口井口的原因是当年9月16日的时候,仅在2738-2758.57米时便开始钻域了。如果用正常的井喷就会一杆子插进油窟窿里,所以老前辈们通过抢装米油树来实现自喷生产来克服地层压力高的难题。为了适应这些也就选择了当时承压能力最强的大罗马井口,这个井口是由前苏联制造的并且保留到了现在。这也就能看出我们的前辈在克服难题方面是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的。
 
图为工作人员带领实践团成员参观井口,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李明泽配图。
紧接着,工作人员又带领实践团成员来到了第三个标志性建筑前。胜利之光鲨鱼浮雕地面墙,长17米高3米,这个墙采用了半圆弧的造型。并且从左至右都是用匠心手写实的表现手法,将很大营二井当年的现场场景重现。其中最左侧的图体现的是当年石油老前辈在篝火旁学习矛盾论和实践论,展现了老前辈们为了油田建设付出的努力。浮雕展现了当年老前辈们拉肩扛运输石油设备以及物资,营二井的钻探胜利油田第一车,原油运出胜利门等的现场场景。通过这个纪念碑,可以使后辈们对当年的场景有更为直观的了解,也有助于后辈们更好的学习前辈的精神。

图为工作人员讲解老辈精神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李明泽配图。
最后,工作人员和实践团成员便来到了文化长廊面前。文化长廊可以使后辈们简单了解营二井在开发过程中有哪些感人的故事。在当时的中国前辈们取得如此的成果是十分不易的,前辈们付出了汗水为我们赢得了现在的成果,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辈们不怕苦不怕累,在当年那个十分恶劣的环境下,将营二井建设成为了如今非常好的油田。在长廊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营二井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在营二井的发展过程中有无数的前辈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身上传达出的精神便是后辈需要学习的地方。

图为工作人员讲解文化长廊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李明泽配图。
这次实践,融绿青东实践团来到营二井,参观了四个标志性建筑。但也不仅仅参观了这四个建筑,而更是重走了一遍营二井的发展路,了解了营二井发展过程中前辈们付出了多么大的努力,更从中学到了前辈们身上展现出的精神,这也是每一名实践团成员乃至与每一位社会成员都应该学习的精神。经过这次实践,可以让每一名实践团成员学习到前辈身上的精神并努力得到这些精神,可以将精神带到学院乃至学校乃至整个社会中去,传播吃苦耐劳的精神,使得我们国家更加繁荣富强。
                                   
  
 
时间:2022-08-04 作者:原萌 来源:融绿青东实践团 关注: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 步入清风湖公园,感受时代变化
  • 弘扬传统美德,传承红色基因
  • 2022年,中国共产党正式开启新的百年征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时刻,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
  • 08-04
  • 重温营二井发展路
  • 重温营二井发展路

  • 为了深度了解企业对于国家增绿减排政策的落实情况,融绿青东实践团来到了营二井进行参观学习。
  • 08-04
  • 创飞科技实践团对穴坊镇道路进行巡检
  • 七彩假期——启智筑梦,相伴成长
  • 七彩假期——启智筑梦,相伴成长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城市随迁子女等青少年群体的关心关爱,以实际行动迎接党
  • 08-03
  • 向草原公益高校联盟“三下乡”实践活动:心向草原,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