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发展,开拓学生眼界,让同学们走进天文,进一步认识浩瀚宇宙,7月21日,向草原公益文化夏令营于奈曼三中开设天文课程,由张芙瑞老师主讲。
张芙瑞老师来自山东理工大学天文爱好者协会,现为协会副会长,热衷于天文摄影。在夏令营正式开课前,张老师积极准备课堂内容,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他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学到更多的天文知识,从而看到一个更加广阔与奇妙的世界。
第一堂天文课,张芙瑞老师从认识天文的角度出发,在正式讲授之前,展开提问,询问同学们对于天文这一学科的概念。孩子们积极参与回答,在他们眼中,天文是日月星辰,是广袤宇宙。
课程讲解中,张老师从我们居住的家园——地球出发,带领孩子们走进天文的世界。从地球到八大行星,从太阳系到银河,逐渐深入。
在之后的课堂里,张老师教授的内容难度逐渐加深。他以比邻星与太阳的距离为例,为同学们讲解如何在浩瀚的宇宙中确定恒星间的距离。他通过教授太阳的周年视运动,使同学们理解四季星空何以会变化。在教授过程中,张老师注重融合数学、地理等知识,便于学生理解课堂内容。
天文既是探索浩瀚宇宙,但同时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课堂上,张芙瑞老师还为同学们科普历法与时间的相关知识。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懂得了现行公历与中国农历的区别,了解到时区与时差的概念……这些内容不仅利于拓宽同学们的知识面,而且更易于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增加课堂实用性。
为了让孩子们更加切实地接触天文,张芙瑞老师特地为夏令营活动准备天文望远镜等观测装备,在课下展开一系列观测活动,让同学们亲自观测太阳黑子与“超级月亮”。学生热情踊跃,观测现场气氛和谐融洽。

对于空间技术领先全球的我国来说,做好天文科普工作,不仅有利于青少年的兴趣发展与眼界开拓,更是为日后航天事业相关领域的进步埋下了种子。
夏令营天文课程的开展,有利于丰富教学课程的多样性,提高同学们实践观测能力,并同时立足于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全方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在寓教于乐中激发同学们探索天文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同学们的爱国意识与探索精神,在发展课外兴趣爱好的同时增强同学们科技强国的信念,有助于为祖国未来空间技术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