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埂课堂:一场关于教育的觉醒之旅

       2025年夏,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实践团队,奔赴宿迁官墩村开展英语启蒙实践。本想以知识浇灌乡村孩子,却在田埂的蝉鸣、孩子的笑声中,经历了一场对教育本质的深度叩问与自我成长的蜕变,那些与乡土、童真交织的日子,成为我教育认知里最珍贵的刻度 。

(图为实践队周子馨出镜,马海燕摄)

乡土字母表的启示:教育要呼应生活
       活动室墙上的“乡土字母表”,南瓜、衣裳、老井轱辘皆成字母注脚。这让我明白,教育的活力,源于对生活的呼应。乡村孩子的学习,本就该扎根乡土生活,用熟悉的蚕茧、稻穗解码知识,这样的知识,才有“呼吸”,才能真正住进孩子心里,成为他们认知世界的工具,而非负担。

蒲公英成了发音“教具”,五感让知识落地
       方言曾是英语发音教学的“拦路虎”,教“three”时,孩子们总难找准舌尖位置。直到河滩上的蒲公英,让我找到突破口——捏着绒球练发音,看絮朵飘起算过关。那个吹不动绒球急哭的小姑娘,我让她贴我唇边感受气流,当绒絮飞起,她喊出的“three”,脆得穿透暑气,知识在触觉、视觉、听觉的交融里,悄然落地。
       情景与农活里的课堂,知识沾着泥土气。情景剧“take shelter”,蓝布作乌云,葵叶伞当庇护,孩子们奔跑躲藏,短语调子刻进笑声;摘绿豆时念“harvest”,豆香混着发音,装袋时的呼喊,让知识沾满泥土气。这些课堂,用五感编织网,把知识网进孩子的生活体验。

五感课堂的价值:给孩子感知世界的能力
       乡村的自然与农活,本就是五感课堂的天然素材库。蒲公英的触感、绿豆的清香、躲雨时的奔跑,调动孩子所有感官,让知识不再抽象。我深知,这样的课堂,教给孩子的不只是英语,更是用五感感知世界、联结知识的能力,这能力,会成为他们未来学习最持久的动力。
       晒谷场的课堂,知识跨时空对话。晒谷场的课上,中英文书信、地球仪与词卡碰撞,孩子用稻穗拼“中国”、包装纸贴“美国”,构建世界地图时,戴眼镜男孩对王维与公元纪年的疑问,让知识跨越时空、文化对话。结课那天,孩子塞来画着蚕绕爱心的玉米皮卡片,背面“Thank you”,是最质朴的回馈。

(图为同学们对老师提的问题进行思考,马海燕摄)
离村时的领悟: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
       离村时,孩子们追车举着“字母信物”,我攥着卡片,想起孩子问“字母会被风吹走吗”,答案在田埂间明晰——知识扎根乡土生活,便永远不会被吹走。这场实践,于我是双向成长:我教孩子英语,孩子教我放下预设,看见教育的本真;我给孩子启蒙,孩子给我心灵滋养,让我懂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的旅程。

田埂教会我的:回归教育本真
       回望官墩村,田埂泥土教我教育要扎根,孩子眼眸教我教育要共情。我不再执着教案的“标准”,学会尊重孩子的认知土壤;不再把教育当“输出”,看见双向成长的力量;不再觉得乡村教育“贫瘠”,发现乡土满是教育富矿。

觉醒的起点:让教育蓬勃生长
       这场田埂课堂的旅程,是教育觉醒的起点。往后,我愿带着这份觉醒,让教育回归生活、联结五感,在双向奔赴里,让知识与热爱,如田埂上的庄稼,蓬勃生长 。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学生的合照,马海燕摄)
来源:刘敏
时间:2025-08-30 关注: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乡韵牵语启童志,暑教传知润幼心
  • 乡韵牵语启童志,暑教传知润幼心
  • 夏日蝉鸣不断,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实践队的志愿者们带着对乡村教育的责任,来到沭阳县官墩村小学。他们不仅带来了新颖的
  • 08-30
  • 乡音融语启蒙志,暑教传知润童心
  • 乡音融语启蒙志,暑教传知润童心
  • 在这个蝉鸣阵阵、暑气蒸腾的夏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实践队的大学生志愿者们,怀揣着对教育的热忱与对乡村的牵挂,奔赴
  • 08-30
  • 字母缀乡间 暑课启童智
  • 字母缀乡间 暑课启童智
  • 蝉鸣阵阵,暑气蒸腾。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实践队的大学生志愿者,怀揣教育热忱与乡村牵挂,走进沭阳县官墩村小学。他们不
  • 08-30
  • 田埂上的教育:一场向真而行的探索
  • 田埂上的教育:一场向真而行的探索
  • 2025年暑期,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实践团队,在宿迁官墩村开展英语启蒙。本以为是传递知识的单向旅程,却在田埂的暑气、孩
  • 08-30
  • 田埂课堂:一场关于教育的觉醒之旅
  • 大学生志愿者创新教学法点亮沭阳乡村课堂
  • 大学生志愿者创新教学法点亮沭阳乡村课堂
  • 双课堂联动,创新乡村教育模式
  • 双课堂联动,创新乡村教育模式
  • 2025年7月10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实践团队来到沭阳县官墩村,实施特色教学实践。依托语文、英语双课堂模式,融入新颖
  • 08-30
  • 艺术赋能,温暖相传:笔墨点亮志愿新篇章
  • 以文学为桥,悟教育真谛
  • 以文学为桥,悟教育真谛
  • 2025年7月10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实践团队走进沭阳县官墩村小学课堂,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语文教学创新实践。大学生志
  • 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