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滴水行动”——海韵文耕小分队在象山高塘学校夏令营的第四日活动中,带来了以海洋文化为主题的沉浸式课堂体验。队员们精心设计了剪纸艺术、视错觉探究、海女文化解读和趣味科学实验四节精彩课程,引领学生们透过多元视角,深度感知海洋的瑰丽与科学的神奇,点亮思维火花。
剪纸魔法——指尖上的海底世界课程以“海底的剪纸魔法”为主题,带领学生们走进象山非遗剪纸艺术。教师先带领学生领略了海底风光,再通过展示象山剪纸的代表性作品,介绍了其以海洋渔文化为特色的艺术风格。学生们了解到,象山剪纸不仅是装饰生活的艺术品,更是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动手环节,教师引导学生们学习对称剪纸技巧。通过对折纸张、描绘鱼形并剪裁,学生们创作出了栩栩如生的海洋生物剪纸作品。课堂结束时,教师鼓励学生们:“下次见到象山剪纸,要认真看、大声夸、用心学,把我们自己的非遗保护好、传下去!”
眼见为实?——探索视错觉的奥秘“眼见一定为实吗?”教师向学生提问,带领学生们探究数学中的视错觉现象。教师通过柯南的故事导入,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随后,学生们观察了缪勒-莱尔错觉、蓬佐错觉等经典案例,并通过动手测量验证了视错觉的存在。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们形成“观察—猜想—验证”的数学思维,并教授了以毫米为单位的精确测量方法。课堂最后,教师总结道:“眼睛会说谎,但数学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揭示真相。”通过这堂有趣的数学知识探索课,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培养了科学探究的精神。
探秘海女文化——海洋中的女性传奇下午的第一节课以中韩海女文化为主题,通过对比韩国济州岛海女与中国福建渔女的生活,展现了海洋女性的坚韧与智慧。教师通过图片和故事,介绍了韩国海女的潜水装备和捕捞工具,以及中国蟳埔女、湄洲女和惠安女的服饰文化与生活习俗。
课堂上,学生们被海女们勇敢、勤劳的精神深深打动。教师总结道:“无论是济州岛的海女,还是中国的渔女,她们都以自己的方式书写着生命的坚强与美丽。”课程不仅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更传递了尊重劳动、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科学大发现——海底火山的秘密最后一节课以“海底火山爆发”和“彩虹泡泡龙”两个趣味实验为核心,带领学生们探索科学奥秘。在“海底火山”实验中,学生们通过小苏打与白醋的反应,模拟了火山喷发的场景,并理解了密度与化学反应的原理。
随后,“彩虹泡泡龙”实验将课堂推向高潮。学生们用洗洁精、颜料和洗脸巾制作出五彩斑斓的泡泡,仿佛将彩虹握在手中。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实验原理,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科学思维。
一天的课程结束后,学生们意犹未尽,纷纷表示收获满满。滴水行动之海韵文耕小分队的成员们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不仅让学生们领略了海洋文化的魅力,更激发了他们对科学、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成员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滴水行动”的宗旨,为象山高塘学校的孩子们播下了求知的种子,助力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勇敢探索、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