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明天还能做‘大象牙膏’实验吗?”下午五点半,安理社区活动室内仍回荡着孩子们的笑声。这样的场景,在安徽理工大学“虹暑”课堂的每一天都在上演。
今年暑期,安徽理工大学“虹暑”志愿服务项目以“十色课程”为载体,为社区儿童带来别开生面的暑期盛宴。26名安理学子组成的志愿服务队,秉持“语言思辨+科学探索+体艺熏陶+文化传承”四大理念,为孩子们量身定制特色课程。
科学魔法屋:让好奇心破土生长
“3、2、1——喷发!”橙黄色泡沫从锥形瓶口喷涌而出,点燃了教室的热情。志愿者们用“大象牙膏”实验揭秘过氧化氢分解奥秘,同时植入安全教育。在科普课“光的奥秘”中,激光笔照射牛奶溶液,将丁达尔效应转化为肉眼可见的光线路径。“月球车制作”手工课上,孩子们分组协作完成模型制作,团队协作精神在潜移默化中生根发芽。
图为志愿者向小朋友展示化学实验 徐家豪供图
思辨训练营:给语言插上翅膀
语言课堂上,“虹暑”团队打造思辨殿堂。围绕“诚实与聪明哪个更重要”等辩题,小朋友们开始了人生第一次正式辩论体验。志愿者们适时引导,帮助孩子们梳理逻辑。每位勇敢发言的小朋友都会获得“鼓励盲盒”,这份惊喜让孩子们的眼中闪烁自信光芒。志愿者们还将校歌《大学无疆》改编成朗诵篇目,让孩子们感受大学文化熏陶。
图为志愿者开展语言课堂 赵玉婕供图
体艺万花筒:在方寸间绽放精彩
体育活动课上,室内空间被改造成迷你运动场。排球课上,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不同位置特点;足球课堂将技巧分解成趣味游戏。舞蹈课上,《小美满》手势舞锻炼手指灵活度;恰恰舞让害羞的孩子逐渐放开自我。“我家孩子以前很内向,现在能当众表演了!”一位家长激动地说。
图为志愿者开展排球言课堂 吴宇豪供图
文化传承:翰墨飘香润童心
书法课堂上,孩子们学习“五指执笔法”和“永字八法”。“我要把这幅‘厚德载物’送给爷爷!"完成作品的小雨骄傲地展示成果。绘画课将艺术创作与环保理念结合,孩子们在帆布包上描绘心中的绿色家园。”非遗小讲堂通过剪纸、脸谱绘制等传统技艺,带领孩子们感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图为志愿者与小朋友共同展示帆布包画作 左旖梦供图
夕阳西下,孩子们捧着作品向家长展示;几个小朋友围着志愿者复述课堂知识;舞蹈班的孩子们反复练习动作……这些温暖瞬间构成了“虹暑”课堂最动人的画面。
“这些大学生老师真有耐心。”社区居民纷纷点赞。志愿者们表示:“看到孩子们眼中的光芒,所有的付出都值得。”正如项目负责人所说:“‘虹暑’课堂像一道彩虹,用多彩的知识连接大学与社区。”在这个夏天,安理学子用专业与热情,书写了一段关于成长、关于爱心的温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