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安理社区,阳光正好,童趣飞扬。7 月 1 日至 10 日,安徽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虹暑”课堂志愿服务队的 20 余名志愿者,带着热忱与创意走进社区,用十天的时间为孩子们打造了一场集知识、趣味与成长于一体的暑期盛宴。从开班仪式的初见欢颜,到多元课程的沉浸探索,再到结课汇演的成果绽放,每一个瞬间都承载着孩子们的欢笑与收获,也见证着志愿者们的责任与担当。
开班仪式:初见欢颜,开启夏日约定
7 月 1 日,安理社区活动室内暖意融融,“虹暑”课堂志愿服务队爱心支教开学典礼在此拉开帷幕。仪式上,志愿者代表向孩子们介绍了为期十天的课程安排,从语言思辨到科学探索,从体艺熏陶到文化传承,丰富的内容让孩子们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为了快速拉近彼此距离,志愿者们设计了 “姓名接力”“团队拼图” 等破冰游戏。随着游戏的开展,陌生感逐渐消散,孩子们的笑声此起彼伏。当志愿者与孩子们一对一结对,郑重接过写有学员名字的卡片时,一场关于信任与陪伴的夏日约定正式达成。“我会陪你一起学知识、做游戏!” 简单的承诺里,藏着志愿者们的用心与担当。
图为志愿者为小朋友佩戴胸牌 吴宇豪供图
多元课程:探索赋能,点亮求知之路
从 7 月 2 日到 9 日,十类特色课程在社区活动室内陆续展开,构成了孩子们暑期最生动的课堂。
语言课上,“你画我猜” 的欢笑声打破沉默,“诚实与聪明哪个更重要” 的辩论让孩子们勇敢表达观点,发言者收到的 “鼓励盲盒” 里,装着自信的种子;科普课则化身 “科学魔法屋”,“消失的硬币” 演示光的折射,“彩虹的制作” 展现光的色散,孩子们在 “哇声一片” 中感受科学的奇妙;化学实验课上,“大象牙膏” 实验中喷涌的橙黄色泡沫,让孩子们直观理解化学反应,志愿者不忘叮嘱:“生活中洁厕灵和 84 消毒液混合会有毒,一定要注意安全。”
体艺课程同样精彩纷呈。排球课上,孩子们在 “主攻手”“二传手” 的角色扮演中学会协作;足球课的实战对抗里,传球与射门的欢呼充满活力;舞蹈课上,《小美满》手势舞的灵动与恰恰舞的热情,让孩子们从羞涩走向自信。手工课上,月球车拼装让孩子们了解航天知识,扭扭棒小狗制作则锻炼着耐心与创意;书法课的 “诗词接龙书写赛”、绘画课的环保主题帆布包创作,更让传统文化与绿色理念悄然扎根。
图为志愿者带领小朋友学习拉丁舞基本动作 徐家豪供图
结课汇演:成果绽放,珍藏夏日记忆
7 月 10日下午,安理社区活动室内掌声不断,虹暑支教结课汇演在此温馨上演。这是 10 天课程的成果展示,更是孩子们与志愿者共同编织的美好记忆。
汇演现场,孩子们化身 “小小表演者”:语言课上的辩论小能手重现精彩观点,科普课的 “小科学家” 演示 “消失的硬币” 实验,引来阵阵惊叹;排球小将们展示标准垫球动作,足球小子们的带球射门利落帅气;舞蹈组的孩子们跳起《小美满》手势舞,灵动的指尖诉说着成长;手工课制作的月球车、书法课的诗句作品、绘画课的环保帆布包,组成了一面 “成果展示墙”,每一件作品都藏着孩子们的专注与创意。
“我最喜欢月球车课,以后想当宇航员!”“辩论让我敢说话了,谢谢老师!” 孩子们的分享质朴而真挚。志愿者们为每个孩子颁发 “探索小达人”“创意小能手” 等专属证书,小小的荣誉背后,是十天的蜕变与成长。
图为小朋友展示荣誉证书 赵玉婕供图
十天的虹暑支教,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爱的相遇。安徽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志愿者们用多元课程为钥匙,打开了孩子们的求知之门,也在服务中读懂了责任与成长。课程结束了,但课堂上点燃的探索欲、培养的表达力、种下的协作精神,将成为孩子们夏日里收获的最珍贵礼物,在未来的时光里继续生长,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