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头:
大学生网报 淮安 2月1日电(通讯员王天煜)
导语:
1月11日,红心研墨志愿团队带着满腔的热忱与对社区儿童满满的关爱,精神抖擞地来到高良涧街道砚台居委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场独具魅力的教学活动在此拉开了精彩大幕。
正文:
早在活动筹备时期,团队成员便针对砚台村社区儿童的具体情况展开了深入且全面的调研。从儿童的年龄差异、性格特点,到他们在学习方面的兴趣取向和知识掌握程度,成员们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基于这些详实的调研结果,团队精心规划、量身定制了一套丰富且实用的活动方案。方案涵盖了手工制作和趣味知识讲解两大板块。手工制作课程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而趣味知识讲解则致力于激发孩子们对知识的探索欲望,拓宽他们的视野,使孩子们在欢乐的氛围中收获知识、茁壮成长。
为了让教学过程更加引人入胜,团队成员在教学准备上花费了大量心血。他们精心制作的PPT,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呈现知识,巧妙融合了色彩鲜艳的图片、活泼有趣的动画以及简洁清晰的文字,确保每一页都能吸引孩子们的目光。同时,成员们广泛搜集各类教学素材,从生活中的趣味实例到前沿的科学知识,从富有寓意的故事到充满创意的手工教程,力求为孩子们打造一场知识的盛宴,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手工制作课程开始时,志愿者老师们带来了一场别出心裁的“创意展示秀”。一个个色彩缤纷的折纸动物,活灵活现,仿佛要从老师们的手中“跃”出来;用废旧物品精心改造的环保小花瓶,创意无限,将平凡的材料变成了令人惊叹的艺术品。这些精美的作品立刻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成功点燃了他们内心对创作的渴望,使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启属于自己的创意之旅。
在教学过程中,志愿者老师们化身耐心的指导者。讲解折纸技巧时,他们细致地说明每一个折叠步骤,边说边示范如何精准地对齐纸张,让每一道折痕都恰到好处;传授剪纸要点时,老师们更是一丝不苟,详细讲解控制剪刀力度和角度的方法,帮助孩子们剪出理想的形状。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理解制作过程,老师们亲自示范,每一个动作都放慢速度,让孩子们能够清晰地看到。老师们还积极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大胆地为自己的作品添加个性化元素,比如为折纸动物设计独一无二的服饰,为小花瓶绘制充满幻想的图案。
当材料发放到孩子们手中,彩纸、剪刀、胶水、彩笔等工具瞬间成为了他们创作的“魔法道具”。孩子们兴奋地拿起材料,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之中。教室里顿时充满了活力,剪刀的“咔嚓”声、彩纸的翻动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首充满创意的乐章。志愿者们穿梭在孩子们中间,时刻关注着他们的创作进度,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当孩子们遇到纸张折叠不顺畅或剪纸形状不如意的问题时,志愿者们会耐心地给予示范和纠正,手把手帮助孩子们解决困难。同时,志愿者们积极引导孩子们相互交流创意、分享制作心得,鼓励他们互相帮助。有的孩子在创作过程中灵感枯竭,旁边的小伙伴会热情地分享自己的想法;有的孩子材料不足,其他孩子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在这样的互动中,团队协作的精神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活动接近尾声时,志愿者们组织孩子们围坐成一个温暖的圆圈,进行活动总结。在志愿者的亲切引导下,孩子们纷纷打开话匣子,踊跃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有的孩子满脸兴奋,自豪地说:“我学会了折超厉害的纸飞机,它在空中飞的时候可威风啦!”有的孩子一脸认真,坚定地表示:“这次活动让我知道了垃圾分类对保护环境特别重要,以后我一定会做好垃圾分类,守护我们的地球!”还有的孩子激动地分享:“我发现和小伙伴们一起合作太有趣啦,大家一起想办法,能做出好多漂亮的作品!”孩子们真诚的分享,为志愿者们提供了宝贵的反馈,让他们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总结经验,进一步优化后续活动。
紧接着,志愿者们对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总结点评。他们充分肯定了孩子们积极参与的热情、认真学习的态度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这些闪光点不仅是孩子们在此次活动中的成长见证,更是活动成功的有力证明。同时,志愿者们也诚恳地指出活动中存在的一些小问题,并与孩子们一起探讨改进的方法,鼓励孩子们在未来继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探索和进步。
结语:
红心研墨志愿团队开展的这场教学活动,为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它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更让他们在活动中收获了快乐和友谊,体验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这场活动宛如一束温暖的微光,照亮了孩子们成长的道路,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