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头:
大学生网报 淮安 2月1日电(通讯员王天煜)
导语:
1月11日,红心研墨志愿团队的成员们带着对社区儿童的深切关怀,满怀激情地来到高良涧街道砚台居委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场充满爱与希望的教学活动在此正式开启。
正文:
活动筹备阶段,团队成员为了使活动能精准契合砚台村社区儿童的需求,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他们通过多种方式,如与社区工作人员交流、问卷调查等,全面了解社区儿童的年龄分布、兴趣爱好、学习基础等情况。在充分掌握这些信息后,团队成员反复研讨,精心设计了一套丰富多元的活动方案。方案中,手工制作课程旨在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趣味知识讲解则注重拓展孩子们的知识面,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知识、健康成长。
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团队成员在教学准备方面下足了功夫。他们精心制作的PPT,画面精美、内容丰富,将文字、图片、音频等多种元素巧妙融合,使知识的呈现更加生动形象。同时,广泛收集各类教学素材,包括有趣的科普视频、富有创意的手工案例、充满趣味的故事等,为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支持,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都能紧紧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手工制作课程开始时,志愿者老师们用一场精彩的“创意作品展示”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展示的作品有栩栩如生的折纸动物,它们色彩鲜艳、形态各异,仿佛拥有生命一般;还有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环保小花瓶,这些花瓶造型独特、创意十足,让孩子们惊叹不已。这些精美的作品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动手欲望,他们纷纷跃跃欲试,想要亲自制作属于自己的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志愿者老师们耐心细致地讲解每一个制作步骤。讲解折纸技巧时,老师详细地说明折叠的顺序和方法,边说边示范如何将纸张对齐、折叠,让每一道折痕都整齐美观;在传授剪纸要点时,老师认真地向孩子们强调剪刀的使用方法和剪切的角度,通过实际操作让孩子们明白如何剪出流畅的线条和理想的形状。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制作技巧,老师还会进行分步示范,让孩子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个步骤的操作过程。同时,老师鼓励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作品中融入独特的创意,比如为折纸动物添加有趣的表情和装饰,为小花瓶设计个性化的图案。
材料发放后,孩子们兴奋地拿起彩纸、剪刀、胶水、彩笔等工具,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之旅。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孩子们认真地制作着手中的作品,剪刀的“咔嚓”声、彩纸的摩擦声、孩子们的讨论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活力的画面。志愿者们穿梭在孩子们中间,密切关注着他们的制作进度,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当孩子们遇到困难时,志愿者会耐心地给予解答和示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当孩子们有了新的创意和想法时,志愿者会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更加自信地创作。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孩子们还学会了相互交流、互相帮助,分享自己的材料和创意,共同完成作品,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组织孩子们围坐在一起,进行活动总结。在志愿者的鼓励下,孩子们纷纷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有的孩子开心地说:“我学会了折好多漂亮的纸动物,它们都好可爱!”有的孩子兴奋地讲:“我知道了好多有趣的知识,还学会了垃圾分类,以后我要做环保小卫士!”还有的孩子感慨地说:“和小伙伴们一起做手工真开心,我们互相帮助,做出了好多好看的作品,我以后还要和大家一起玩!”孩子们的分享让志愿者们深受感动,也让他们更加清楚地了解了活动的效果和存在的不足之处,为今后改进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随后,志愿者们对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了总结和点评。他们充分肯定了孩子们在活动中积极参与、认真学习、勇于创新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对孩子们的优秀作品给予了高度赞扬,鼓励孩子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保持这些良好的品质。同时,志愿者们也指出了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部分环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个别孩子参与度不够高等,并表示会在今后的活动中加以改进。
结语:
红心研墨志愿团队的这场教学活动,为孩子们带来了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和技能,还收获了快乐和友谊,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到了探索的乐趣和团队合作的力量,这将对他们的成长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这场活动就像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孩子们的心灵,照亮了他们成长的道路,也让志愿精神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