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真为翼,润物无声——“青系师范,教育润心”润心青行实践团队融学于趣走进基层社区

“今天很开心,知道了气球的制作工艺和泡泡形成的原理,收获很大!”新乡市定国湖南社区的五年级学生张雯博分享道。据了解,润心青行实践团队已走进多个基层社区开展寓教于乐趣味游戏活动,将科学知识与多种艺术形式巧妙融合起来,以泡泡和气球为媒介,为社区中小学生提供教育类文化服务。此项目以童真为翼,润物于无声,获得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赞誉。
河师大社区的一位退休老干部陪伴她六岁的孙子李坤泽全程参与此次活动,她欣然接受实践队员的采访并表示“你们搭建了一个很棒的平台,孩子们聚在一起相互交流,在收获快乐的同时学到了知识”。实践队员经过多次讨论与调研,最终确定以气球编织、绘画及制作泡泡水作为主要活动内容,期望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他们在玩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电子信息爆炸的时代,实践团队将知识融于实践,搭建实地交流平台,无疑是一种对童真的回归和对本真教育状态的追求。
队员们指导孩子们用手中的长气球编织成小狗、花束等色彩绚丽的形状,有效锻炼孩子们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开展绘画涂色活动则有利于培养孩子们对色彩的敏感度及审美能力;制作泡泡水能够启发孩子们探索泡泡五颜六色背后的物理知识。润心青行实践团队因爱而生,“童”心筑梦,一颗真心唤醒一颗颗稚嫩的童心,点亮孩子们心中的那盏灯,传递知识与希望的“心火”,用行动为孩子们种下对未来的憧憬之梦。
教育的本质是一颗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河南师范大学“青系师范,教育润心”润心青行实践团队寓教于乐,融学于趣,化教于心,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集知识学习、实践操作和团队协作于一体的趣味活动平台。未来,该团队将不断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立足学生素养发展,探究教育教学本质,进一步提高育人实效。
 
作者:教育学部 尹杨洁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团委
时间:2024-09-11 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青春心向党,阳春映非遗——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
  •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红科润田”实践团:科技兴农,青
  • 2024年暑期“三下乡”——机电工程学院乡村振兴实践团
  • 信息学院学子赴恩施探访古建筑,科技助力文化传承
  • “教育家精神”社会实践活动
  • 参与这次以“教育家精神”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对我们团队的每位成员而言,不仅是一次学术上的探索,更是一次个人成长与团队协作能力
  • 09-08
  • 调研水网智建,赋能数字孪生
  • 调研水网智建,赋能数字孪生
  • 近日,河海大学“长江流域水网建设”调研团为积极响应国家水利部号召于贵州毕节、贵州铜仁、江苏扬州、湖北丹江口、开展了暑期”三下乡
  • 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