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温暖同行”实践团赴淄博市救助管理站开展社会实践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积极调动实践团成员暑期社会实践热情,深入了解基层管理及社会救助情况,7月4日,“温暖同行”实践团在八号教学楼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动员会议,并于5日抵达淄博市救助管理站后,认真听取站内负责人指导。

团队负责人赵轩针对实践活动前必要准备、实践活动中安全问题及其他注意事项做出强调。她认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一项锻炼个人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的重要机会。每位同学应当在社会实践活动期间尽心尽力,脚踏实地,将课堂所学融入实践。
时刻保障各成员人身安全,是实践团的首要任务。赵轩同时带领实践团成员学习安全手册,要求每位成员牢记安全手册中涉及到的各项安全问题,确保实践团成员在实践活动中规范个人言行,保障自身安全。

抵达淄博市救助管理站后,站内主要负责人站长邓介峰、副站长刘亮、主任李扬等人对团队实践工作做出重要指示。
邓介峰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站内情况,强调本单位的工作特殊性。站内工作人员服务对象主要针对生活水平低于法定最低标准的人群,如:流浪者、乞讨人员、孤儿、残障人员等。工作开展难度大,危险系数较高,需要实践实践团成员在开展工作时服从管理,首先保障个人安全。

刘亮主要强调了个人安全问题。淄博市救助管理站地理位置偏僻,附近存在交通事故频发路段。实践团成员应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夜间出行,必要时必须结伴。暑期实践适逢炎热天气,如遇中暑等身体不适情况,应及时进行治疗。
针对食宿问题和具体工作,李扬为实践团成员做出具体安排。本次工作部署对接救助科,办公室,未成年保护三大科室,方便接下来的工作开展。李扬同时带领实践团成员观看救助站宣传片,深刻理解救助站工作对于整个淄博市的意义之重大。

此次会议,重点为实践团在淄博市救助管理站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做好前期工作安排。本次社会实践过程中,实践团各成员将亲身体验救助站工作日常,身体力行接触到社会救助工作,为从校园步入社会夯实实践基础。邓介峰最后强调,希望经过本次社会实践,各位实践团成员能够学有所成,功不唐捐,步入社会一帆风顺,对自己负责,对工作认真,立足于工作,立足于社会。
 
时间:2023-08-24 作者:王紫涵、汪语璐 来源:大学生家园 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闻千年书香,赏建盏芳华
  • 冉冉书声起,文化跨千年。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锡学院大气与遥感学院“堑君茗欣”小分队赴福建
  • 08-24
  • 寓教于劳,育才于勤
  • 寓教于劳,育才于勤
  •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关乎人才培养的大计,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 08-23
  • 劳动携教育,实践出真知
  • 劳动携教育,实践出真知
  •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学校必须健全劳动教育课程,设立劳动教育
  • 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