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造字方法,领略文化奥秘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逐梦夏乡”志愿服务队“逸师公益爱心课堂”之趣味语文课堂
   汉字,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和智慧结晶,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2022年7月19日上午11时,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逐梦夏乡”志愿服务队在重庆市巫溪县徐家镇白鹿中学为当地的小朋友带去了一堂探索造字方法的趣味语文课堂。
   课前,志愿者先将小朋友们分为了八个小组,分组合作回答问题。志愿者先由三个象形字字谜引入课题——造字法。吸引小朋友兴趣,活跃了气氛。再由仓颉造字的故事引出甲骨文,接着又让小朋友们根据甲骨文这种图画性质较强的文字来猜其对应现代字,引出象形造字法的概念;再通过在古体字“木”上加“—”得出符合指事字概念的“本”、“未”和“朱”,随后志愿者在小朋友的迷惑和惊讶下,对“朱”这个字进行详细的来源解释;志愿者又通过讲解“森”、“明”等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字的意义结合,介绍了会意字造字法;对“溪”“江”这类形旁表意,声旁表声的举例,讲解造字最多的形声字造字法。为了方便小朋友记忆,志愿者还为每个造字法都编了顺口溜。
   理论知识讲解完毕,就到了小朋友们动手操作的环节了。志愿者让小朋友们用象形字画一幅画,充分调动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的思维与汉字发生巧妙地碰撞,从而构成一幅幅涵义丰富的象形字画。
                                                                       
(图为小朋友展示所作的象形字画并解释涵义 龚倩摄)
   中华文化渊远流长、博大精深。志愿者带领小朋友们探索造字方法,领略汉字魅力,让小朋友们从汉字的博大精深中去感受中华文化美丽,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别样魅力。
记者:唐嘉敏
摄影:龚倩
时间:2022-07-20 作者:唐嘉敏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追溯汉字源流,传承中华文化
  • 追溯汉字源流,传承中华文化
  •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逐梦夏乡”志愿服务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逸师公益爱心讲堂之趣味语文课堂
  • 07-20
  • 探索造字方法,领略文化奥秘
  • 歌声动课堂,音律美心田
  • 歌声动课堂,音律美心田
  •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逐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逸师公益爱心课堂之音乐课
  • 07-19
  • 直播助农青脆李,品味巫溪好味道
  • 打牢基础,厚积薄发
  • 台州学院人文学院“你好,校友!”(历史)暑期社会实践队线上采访我校优秀校友施德锋的心得体会
  • 07-19
  • 科学之旅汇童心,动手制作添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