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汉字源流,传承中华文化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逐梦夏乡”志愿服务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逸师公益爱心讲堂之趣味语文课堂
    汉字,是中华传统文化之魂;汉字,是文明传承之基;汉字,是维系中华民族历史曲折发展的重要纽带。教育部出台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小学低年级认识常用汉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小学高年级,则需理解汉字的文化含义,体会汉字优美的结构艺术。考虑到这些方面,2022年7月19日,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逐梦夏乡”志愿服务队为徐家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带来了一堂关于造字法的趣味语文课,追溯汉字的“前世今生”,提升同学们的文化自信。
                                                                        
(图为小朋友讲解仓颉造字的故事 龚倩摄)
    这堂课由三个有趣的字谜拉开序幕,字谜谜底内容与文字的起源、结构相关。3-6年级的学生在志愿者老师的引导下均能回答出正确答案并给予较为合理的解释。正确回答的喜悦感让同学们在接下来老师的提问中表现得更加积极。从讲述仓颉造字的传说故事,到猜测甲骨文中部分象形字的意思;从比较“木”、“本”、“末”、“朱”四字小篆形体下的不同来探究指事造字法,到感受“日”“月”合成“明”字的由来。志愿者老师带领着同学们在文字的海洋里畅游。对于一些比较难的字,小老师通过举例子的方法引导同学们探索不同造字法的规律,加深他们对造字法的认识。
                                                                         
(图为小朋友展示创作作品 龚倩摄)
    汉字是开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的钥匙,因此,相较于让学生生硬堆砌词语,不如扎实基础,从了解字的形成来探究字词的意思。如今身处全球化时代,如何帮助孩子们了解汉字故事,传承传统文化是值得思考的问题。“青春飞扬·逐梦夏乡”志愿服务队此次趣味语文课堂不仅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也加深了他们对中华优秀文化——汉字的认识,增强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记者:刘思思
摄影:龚倩 田睿瑶
时间:2022-07-20 作者:刘思思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追溯汉字源流,传承中华文化
  • 追溯汉字源流,传承中华文化
  •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逐梦夏乡”志愿服务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逸师公益爱心讲堂之趣味语文课堂
  • 07-20
  • 歌声动课堂,音律美心田
  • 歌声动课堂,音律美心田
  •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逐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逸师公益爱心课堂之音乐课
  • 07-19
  • 直播助农青脆李,品味巫溪好味道
  • 打牢基础,厚积薄发
  • 台州学院人文学院“你好,校友!”(历史)暑期社会实践队线上采访我校优秀校友施德锋的心得体会
  • 07-19
  • 科学之旅汇童心,动手制作添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