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4日,察布查尔县海努克镇切吉村足球场上,武汉理工大学“民族团结我践行”实践队与村两委共同筹备的“阳光巴郎”青少年足球赛正式启幕。晨风拂过天山雪岭,为伊犁河谷之边的切吉村披上碎金,四支少年球队的身影在晨光中拉长,看台上各族乡亲的欢笑与彩旗交叠——一场以足球为纽带的民族团结实践,于此生根拔节。
上午十点半,足球比赛开幕式正式拉开序幕。国歌铿锵,五星红旗在边疆晴空下舒展,足球小将肃立行礼,实践队员与村民凝望同一方向,民族齐聚,国歌同邹,仿若千年丝路驼铃在血脉中回响。这场被亲切称为“村超”的赛事,凝结着实践队的历历心血:郑悦、赵一鸣、马馥钰带领“红领巾小课堂”学员编排“石榴花开”啦啦舞。当气球方阵腾空而起,孩子们手臂层叠绽放如石榴吐蕊,红衣翻飞间,“民族团结”四字化作具象的跃动诗行。
“以足球之名,共绘团结画卷!”实践队员郑悦的清亮嗓音穿透喧嚣。同步宣布出席本次足球赛事的有海努克镇镇党委人大主席依拉洪同志、切吉村第一书记马斌同志以及党支部书记蔺强同志。
“足球转动的是梦想,凝聚的是人心。”切吉村第一书记马斌同志临场寄语:“让每一次传球传递信任,每一声喝彩汇成交响。”村党支部书记蔺强同志与裁判员肉孜买买提·斯提瓦力迪并肩而立,看台各族观众用普通话齐呼“加油”,声浪漫过青青草场。
文化交融在仪式中自然流淌。育克赛艺术培训中心的《民族团结舞蹈》刚柔相济,哈萨克旋舞与维吾尔踏歌相映成趣;实践队编排的啦啦操则彰显普通话教学成果,孩子们用标准发音呼喊“同心拼搏”。揭幕战哨响,切吉村小学与阿热吾斯坦村小学球员足下生风,加尕斯台镇“冠军”队与切吉村“阳光巴郎”队激烈交锋——混编训练的战术设计令不同民族少年肩臂相抵,汗珠共同浸润这片见证茶马互市的土地。
作为赛事统筹核心,实践队的身影织就无形纽带:从啦啦队训练到入场式编排,从赛事流程把控到“石榴籽志愿服务站”搭建。实践队员手持流程表穿梭人群,有为赛前文艺布置忙前忙后的,有为每一场比赛的后勤服务工作助力安全保障的。当不同民族的前锋与后卫相互碰撞,“加油”的呐喊声穿破晴空,实践队员们就知道,这场比赛正真值得!
正午的阳光为绿茵场镀上金边,首轮赛事在喝彩中暂歇。少年们交换手绘队徽的剪影,恰似石榴籽密密相拥。这场以“阳光巴郎”为名的青春聚会,正将民族团结的抽象理念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生动实践——如那永不停转的足球,载着各民族的共同心跳,奔向辽远未来!
通讯员:杨润文、丁博、韩续冰
摄影:尼木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