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红色之旅,筑梦实践新篇 | 长安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赴淳安县中洲镇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为深刻体悟先贤抗战史,回首艰难复兴路,8月5日,长安大学“复兴梦从浙里开始·振兴路引乡村未来”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淳安县中洲镇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再诵抗战史诗,传承革命精神。
       实践队员来到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与馆长汪雯展开座谈暨社会实践基地签约授牌仪式。汪雯对实践队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纪念馆的建设目的、展厅组成、特色内容和教育意义,希望通过共建社会实践基地引导民众特别是青少年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更加广泛地宣传革命先烈事迹及其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的贡献,促进革命精神弘扬和革命遗志传承。会上双方就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具体细节和协议条款进行协商,达成加强合作的共识,对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实现途径进行深入交流并进行《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共建协议书》的签订和授牌仪式。



莫悲歌,厉兵秣马死志铸军魂
       实践队前往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馆内参观学习。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实践队员们缓缓步入纪念馆展厅。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段段深情的文字,将实践队员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队员驻足在展柜前,凝视着那些历经沧桑的枪支、衣物、电报,仿佛能感受到革命先烈们英勇抗敌的热血与决心。在讲解员的讲解下,队员深入了解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英勇事迹。这支部队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长途跋涉,孤军奋战,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谱写了一篇雄伟壮烈的人民革命史诗。实践队员深受感动,心中充满了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与敬仰。
 
憎长夜,身先士卒日月换新天
       “血战东南半壁红,忍将奇迹作奇功。文山去后南朝月,又照秦淮一叶枫。”犹忆昔日烽火连天,再看今日美丽乡村,实践队成员怀揣着炽烈的心情,沿茶山古道登上茶山,来到了茶山会议旧址。于茶山村方氏宗祠前堂,实践队员见证了“送驾岭之战”“港口战役”“白马之战”等数次战役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的巨大贡献;于后堂,实践队队员叹惋于方志敏被捕后在狱中愤而写下《清贫》《可爱的中国》等动人篇章。以身殉职,不亦伟乎?实践队员纷纷表示当学习共产党人高尚的人格魅力,用最炽热的感情表达自己的信仰。
 

忆峥嵘,青春向党红色基因传
        在革命战争年代,浙江省形成了丰富的红色资源、积淀了深厚的红色底蕴,在推进红色基因传承中肩负重要责任、具有独特优势。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创造并留下的宝贵财富,弘扬红色文化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传承与党精神血脉的赓续。实践队员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此次签约授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参观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为契机,立志传承红色基因,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江锐横 方叶阳 龙炫廷 来源: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时间:2024-08-12 关注: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