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精神,奏响“黄河经典”——心之所向,匠之以成

黄河川流不息千万年,流淌着中华文明永续不绝的血脉,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伴河而生、绵延相传的人间烟火,青州作为古九州之一,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8月4日,山东科技大学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的逐梦青“舟”团队,走进青州市非遗传习坊展开青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
团队成员立足青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发展现状,积极建言献策,助力青州古城增强传承活力,促进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延续。

走进非遗传习坊,映入眼帘的是形象化、立体化的作品展示,通过工作人员的介绍与引导,我们有序开展调研。

逐梦青“舟”实践队拜访了“焚香烙画”大师——杨祖乾,走进杨老师的传习所,团队成员看到的是用点燃的香烛在薄如蝉翼的宣纸上复制的《清明上河图》、《麻姑献寿》等画作,完成后的“焚香烙画”人物线条流畅,表情丰富细腻,形象栩栩如生,书法也是苍劲有力,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除了完成的“焚香烙画”作品让我们感到惊艳,更令我们动容的,还是这“焚香烙画”背后失而复得的艰辛故事。“焚香烙画”是杨家祖学家传,却在“文革”时期被禁止,技艺在其间未有突破甚至一度失传,直到改革开放、文化大复兴,“焚香烙画”才迎来了新的生机。后来,团队成员在杨老师的指导下,亲身体验“焚香烙画”的过程,在互动中团队成员感受到了手工技艺的独特魅力。

脚尖飞羽,灵动千年。走进花键传习所,花键传承人李红老师正在用鸡毛编织着丰富多彩的花键,从李红老师口中得出,青州花键作为“蹴鞠”的演变品,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共有108种花样,对于研究古代舞蹈、体育和竞技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青州花键也正在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团队成员拿起花键进行体验,在竞技中,团队成员明白花键在制作技艺与踢弄技艺两个方面都要有丰厚的积累。

随后,团队成员咨询传习坊内的工作人员,他们表示,现在在保护手工技艺方面,注重活体传承,采用开展项目培训和授徒技艺等方式,以师承的形式选择、培养新的继承人,但很多传统技艺仍面临失传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仍不能融入到群众中去。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总会被某些新鲜事物所吸引,然而总有一些人依然默默地守护着先人留下的宝贵财富,而今天,我们实践团队想用自己一点力量来宣传非遗、保护非遗,让人们亲身体验到各类非遗创意产品的独特魅力和深邃内涵,从而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黄河流域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为非遗发声,我们一直在路上!
摄影/庞焕章
校对/刁子庚
 
时间:2022-08-06 作者:王晨奕 来源:大学生家园 关注: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 寻红色古迹,探历史韵律
  • 为促进当代青年不忘初心,谨记时代重托,坚持奋斗的精神,在实践中学知识,强理论,长才干,做贡献。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
  • 08-05
  • 走进豫西抗日根据地—巩义
  • 为了牢记初心与使命,深入学习党的红色精神,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思想的力量,传承与发扬党的成功经验与优良传统。八月二日,“重踏革命地
  • 08-05
  • 非遗民间文学的价值与保护
  • 非遗民间文学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所传承的瑰宝中一颗耀眼的明星,在细细品味之后,它的价值自然不言而喻,在保护它的过程中,不能忘掉
  • 08-05
  • 亭城人民幸福感调研
  • 幸福感又称为国民幸福感,指的是如何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幸福指数”越来越被人们关注
  • 08-03
  • 浙江树人学院奔赴桐坞村,寻访未来村居,助力共同富裕
  • 南财学子寻非遗:豫见陈式太极拳
  • “一方土地,一缕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小队成员韩鑫洋,在河南焦作就陈式太极拳进行深入了解,来到了陈式太极拳的发源地——陈家沟
  • 08-03
  • 追寻革命历史,练就爱国红心
  • 为响应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的号召,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青春向党社会实践团团员褚宛君和李雯于7月10日前往河南省南
  • 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