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李知发:从战火铁道到精神传承

          近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铁脉薪传”实践团在社区活动中心见到了李知发老人,这位已过古稀之年的铁道兵老兵,虽然身形略显佝偻,可目光炯炯,一谈起往昔的铁道兵岁月,便神采飞扬,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李知发1968年从荆州应征入伍,新训刚结束,就奔赴援越抗美的战场,成为铁二团十二连铁工班的一员。抵达部队后,他郑重地写下请战书与遗书,毅然投身到战火纷飞的战斗中。在越南的日子里,危险如影随形,可他从未有过一丝退缩。

                                                                                     (图为李知发老人 来源:宣发部)
         援越抗美胜利回国后,李知发又马不停蹄地参与到襄渝铁路的建设中。彼时,建设条件异常艰苦,工具简陋、物资匮乏,隧道施工更是困难重重。李知发回忆道:“那时候,全靠一双手和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大家喊着‘汗水融化千层岩,铁锤打开万重山’的口号,一寸一寸地啃下这些‘硬骨头’。”在修建武当山隧道时,隧道内泥沙堆积严重,刚挖开就又被补上;有的隧道灰尘弥漫,战士们进去30分钟就得换班,即便如此,也没有人打退堂鼓。
         退伍后的李知发,依旧心系铁道兵精神的传承。他经常走进校园、社区,给孩子们和年轻人讲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现在的生活好了,但不能忘了老一辈艰苦奋斗的历史,铁道兵精神不能丢。”李知发语重心长地说。

(图为“铁脉薪传”实践团与李知发的合照 来源:宣发部)
         如今,漫步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一条条铁路如巨龙蜿蜒,列车呼啸而过。李知发看着这一切,满是欣慰。这些铁路不仅是交通的脉络,更是他和无数铁道兵青春与热血的见证,他们用坚韧与奉献,铸就了共和国的钢铁脊梁,而铁道兵精神,也将在新时代熠熠生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梦想拼搏、为国家奋进 。
 
作者:闫仕浩 来源:铁脉薪传实践团
时间:2025-07-11 关注:
校园新闻推荐
  •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探索星辰奥秘,创想科学未来”
  • 五一劳动周|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药学与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