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山东中医药大学赤色丹心创业团队实现非药用部位高效利用

        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及根茎入药,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等功效,临床药用价值极高,为传统大宗药材。为满足市场需求,山东、陕西、河北、河南等地均有大面积种植,随着需求量的逐年增加,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仅山东省种植面积就达30万亩(1亩≈666.7m2)。除以根与根茎药用外,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非传统药用部位,如花、茎叶、须根等,但尚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据统计,仅地上部分就占全株生物量的60%~70%。
        山东中医药大学丹参创业团队在实验室老师的指导带领下,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发现,丹参非传统药用部位含有与根结构相同或相似的活性成分,如能得到充分利用,将会提高生产效益,并避免环境污染。例如,在灵芝栽培过程中,加入适量的丹参等传统中草药的非药用部位可起到明显促进作用,有助于提高灵芝生物转化率。
        同种药用植物的不同器官或部位在性味、化学成分及功效上存在较大的类同性,成分和药理作用相同或相似,只是存在含量多少和药效强弱的区别,部分非药用部位还发现新的成分及药用价值。团队成员对丹参药渣进行适当的优化提取达到纯化富集丹参酮类成分。
        因此,随着成员对非药用部位进行深入的化学分析、药理及临床药效实验多方面对比研究,并对中药废弃物转化增效资源化模式进行开发利用,寻找可代替入药部位,为扩大新药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丹参属于常用大宗中药材,全国种植面积在100万亩以上,以丹参为原料的中成药众多,许多品种产值达数十亿。在种植加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非传统药用部位,目前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造成了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研究团队查阅了大量文献并且进行了实验提取优化,发现丹参的花与花序、茎叶、须根等非传统药用部位中含有种类众多、含量丰富的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药理活性,特别是地上部分产量很大,是酚酸类和黄酮类化合物的天然来源,与根相比,丹参叶抗氧化、保护脑缺血性等作用更强。
        虽然目前已经开始进行非传统药用部位综合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并且市场上已有丹参花茶、丹参叶茶、化妆品等产品出现,但利用潜力远远没有发掘出来。山东中医药大学丹参创业团队善于发现,敢于创新,在深化不同采收期丹参不同部位活性成分合成积累规律等研究,在不影响丹参药材产量与质量的前提下,科学采集非药用部位,这些研究对丹参非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开发利用进行了系统总结,以期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丹参产业发展提供了科学参考。这项研究有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保健品等行业,这不仅能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丹参产业发展,还能降低环境污染,维持生态平衡。
时间:2023-11-13 作者:山东中医药大学赤色丹心创业团队 来源:大学生家园 关注:
大学生新闻推荐
  • 与济南大学公益共建,为青年志愿力量提供优质公益平台
  • 安徽建筑大学再夺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
  •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