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电(通讯员 张晶莹)为给乡村留守老人送去温暖关怀,7月15日至7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锌梦未来社会实践队走进山东省济宁市,开展探望留守老人实践活动。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留守老人群体规模日益庞大。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留守老人数量已达数千万之多。从社会支持理论视角来看,留守老人在经济支持、情感支持和生活照料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社会支持理论强调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认为个体的社会支持网络对其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对于留守老人而言,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能够有效缓解他们在生活和情感上的困境。众多年轻人外出务工,留下老人独自生活,他们普遍面临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双重缺失的状况。此次实践队期望通过陪伴交流与生活帮助,改善老人的生活状态,为构建农村养老社会支持网络贡献一份力量。
实践队队员们提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了解当地留守老人的基本情况、准备适合与老人交流的话题和活动方案等。抵达后,队员们迅速与当地村委会取得联系,在村委会工作人员的协助下,进一步明确了需要重点关怀的老人对象。
实践队队员们走进老人家中,陪老人聊天。在李大爷家,李大爷从自己年轻时在生产队的趣事讲起,说到当年和工友们一起努力干活,为集体挣工分的日子,脸上满是自豪。队员们围坐在李大爷身边,时而被逗得哈哈大笑,时而又为李大爷当年的艰辛生活感到心疼。李大爷还拿出自己珍藏的老照片,给队员们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那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仿佛将大家带回了过去的岁月。在王奶奶家,队员们陪王奶奶择菜,王奶奶一边择菜一边给队员们讲自己种的菜如何新鲜好吃,队员们也给王奶奶讲起城市里的高楼大厦和有趣见闻,王奶奶听得入神,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王奶奶还分享了自己年轻时照顾子女的经历,队员们认真倾听,不时与王奶奶交流感受。
队员们还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张爷爷打扫院子时,队员们分工合作,有的拿起扫帚清扫落叶和灰尘,有的拿起抹布擦拭院子里的桌椅,还有的帮助张爷爷整理杂物。张爷爷的院子里种了一些花草,队员们还细心地给花草浇水、修剪枝叶。经过一番努力,张爷爷的院子变得干净整洁,花草也显得更加生机勃勃。给刘奶奶洗衣服、晒被子时,队员们仔细地将刘奶奶的衣物清洗干净,然后拿到院子里晾晒。阳光洒在衣物和被子上,散发出淡淡的清香。队员们还帮助刘奶奶整理房间,将物品摆放得井井有条,让刘奶奶的居住环境更加舒适。
此外,实践队还为老人组织了一些小型的娱乐活动。队员们教老人唱红歌,老人们虽然歌声不是那么专业,但都唱得格外认真。在唱歌的过程中,老人们仿佛回到了自己的青春岁月,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队员们还和老人一起下棋、打扑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
实践结束后,队员们进行了总结。大家表示,这次探望留守老人活动,不仅让老人感受到了关爱,也让队员们深刻懂得了敬老爱老的意义。从积极老龄化理论出发,让老人在精神上得到满足,生活上得到照料,有助于促进老人的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理论倡导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保持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通过与老人的交流和互动,队员们发现,老人们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有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未来,实践队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为留守老人送去更多温暖。同时,队员们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行动,呼吁更多的人关注留守老人群体,共同为构建和谐美好的农村养老环境贡献力量。

图为曲阜师范大学锌梦未来社会实践队队员合影。张晶莹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