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促进暑期社会实践成果的有效转化与分享,助力青年学子成长成才,7月6日,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在物理北楼C103会议室开展“实践归来话收获”主题团日活动。此次活动邀请了物理学院“移动科技馆”科普志愿服务队与“推普传科韵”科学家精神宣讲团的实践成员参与。

活动中,两支实践团队代表依次上台分享实践经历与收获。“移动科技馆”科普志愿服务队成员围绕暑期科普服务展开交流,他们结合不同受众特点,详细介绍了实践中的教学心得:面对小学生,通过趣味实验现象激发其科学兴趣,比如用简单的电磁小实验展现“魔法吸引力”;针对中学生,则侧重拆解实验原理,引导他们探究现象背后的科学逻辑,同时强调通过互动问答、小组讨论等形式,让课堂更具活力。

“推普传科韵”科学家精神宣讲团代表则聚焦“推广普通话+传播科学家精神”的实践主题,分享了在基层社区、学校开展活动的经历。他们提到,在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通过讲述钱学森、钱伟长等科学家的爱国故事与科研历程,不仅帮助听众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更让大家深刻感受到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宣讲团成员还谈到,面对部分方言较重的群体,他们耐心调整表达节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科学故事更易被接受,切实体会到“沟通”与“传承”的重要性。

分享结束后,两支团队代表围绕实践中的难点与创新点展开热烈讨论,相互借鉴经验。队员们纷纷表示,此次暑期实践不仅拓宽了视野,更深刻体会到科普工作与文化传播的责任,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提升自身能力,为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此次活动为物理学院青年学子搭建了交流互鉴的平台,帮助实践成员深入理解社会实践的意义,明确自我发展方向,为其全面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