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上,全国各族青年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勇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展现出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为了推动乡村的教育事业,让孩子们在各个方面成长,感受多彩的世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河海大学“梦企航”支教调研团前往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第六小学开展多种特色课程,助力点亮孩子们的梦想。
古韵新风,文化传承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更早地认识并了解中华优秀传统工艺的魅力所在,拓宽山区孩子们的知识面,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文化自信,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生力量,河海大学“梦企航”支教调研团开展相关特色课程,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与动手能力。
不论是李雨熙同学的青花瓷课“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还是李梓瑜同学的扎染课“用双手赋予布料灵魂”,两类课程都通过引导介绍+动手实践的模式,让学生们能够认识并了解到来自不同地域的传统手工艺,既培养了孩子们的艺术鉴赏能力于动手实操能力,也激发了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除了让孩子们感受认知地域文化,支教团也开设相关课程帮助同学们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更加全面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其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归属感。其中,廖婕同学的“舌尖上的中国”课程围绕手工课的形式展开。她向孩子们详细介绍了我国的八大菜系以及其特点之后便带领孩子们用彩泥捏出自己最喜爱的菜系代表菜。徐倩倩同学的“舞动的民族”课程则以绘画课的形式进行。她通过知识讲解与课堂互动的方式,向孩子们讲述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各自的风俗人情和民族文化与艺术。而后,徐倩倩同学带领孩子们绘制出自己最喜爱的民族服饰,进一步深化对不同民族的认知。“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句总书记的寄语于本节课的教学中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此外,支教团成员也聚焦我国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根源,与现代生活潮流融会贯通开设了相关课程:粽香情与书法课。张晓同学在带领同学们重温端午节的由来后,通过相关视频详细介绍了端午节的几大习俗。其中,在佩戴香囊这一部分,她着重强调了香囊佩戴的意义与民间讲究,以及制作香囊步骤。而后,她鼓励孩子们跟随自己一同为父母制作一个独一无二的香囊。李雨熙同学则发挥自己所长为孩子们带来了一节节精彩纷呈的书法课。她首先为同学们讲述汉字的起源和故事,帮助孩子们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智慧和汉字中所蕴涵的文化。随后,李雨熙同学在黑板上做示范,引导孩子们通过实践体会汉字书写的妙趣,从而激发其对汉字的热爱和探究文化的热情。
课程作帆,心灵生花
为使孩子们学会正视自我,增强美誉熏陶,强化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理念指引,启发多元化爱好与潜力,让孩子们的活力得到充分的挖掘与释放,河海大学“梦企航”支教调研团开展特色课程,为学生们的身心成长助力。
支教团徐倩倩率先开展了趣味非凡的文明生活课程,课程中,她采用播放视频、开展问答、动手实践三者相结合的形式来丰富课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受益良多。“梦企航”团队用心创新多彩的形式,帮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文明生活观念,带领孩子们用行动践行绿色理念,打造美丽文明新乡村。
此外,意趣兼存的课程还有很多。比如李雨熙同学开展的思维转变课堂,通过接龙的形式让同学们续写故事,将结局从坏到好一次次转变,在此过程中同学们感受到了换个视角看待问题的奇妙之处;又如刘璎萱同学开展的自我欣赏课堂,她既向孩子们介绍了何为自我欣赏以己自我欣赏的重要性,又让孩子们用画笔绘出独一无二的树叶,以期让大家感受到自我欣赏的魅力所在;刘璎萱同学还开展了认识差异的课堂,课堂通过风趣活泼的问答形式让孩子们初步感知到男女生之间的身心差异,并积极鼓励孩子们接受差异、尊重差异、爱护身边的同学,孩子们聚精会神,虚心听讲,收益颇丰。
值得一提的是,河海大学“梦企航”支教调研团还举办了趣味运动会,运动会项目丰富,其中,既有考验团队协作能力的项目,如两人三足和接力跑,又不乏展示孩子们自我体能素养的项目,如篮球投准和跳绳。运动会期间,孩子们热情高涨:赛前,选手们蓄势待发、自行练习;赛中,选手们全神贯注,观众们高声助威,好不热闹;赛后,孩子们积极询问成绩,胜不骄败不馁,互相鼓励。
科技领航,智趣同行
为了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从小接触现代科技的前沿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与技能,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河海大学“梦企航”支教调研团开设了科技创新和快乐学习这两个方面的课程。
无论是杨欣同学课程中VR眼镜的体验、罗灿文同学利用矿泉水瓶感受大气压强的实验,还是刘璎萱同学引导同学们用小吸管搭建不同造型的过程,都让同学们沉浸其中,回味无穷。通过动手实验、项目探究等形式,同学们能够亲身体验科技创新的过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快乐学习的课程中,支教团成员们寓教于乐,瞿子欣同学利用舒尔特方格,带领同学们在打乱排序的数字方格中找到正确的顺序,逐步提高专注力;马杜同学播放八种思维导图的视频后,引导同学们在纸上画下了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在分析信息之间的关联和层次关系的过程中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周易同学向同学们传授了阅读的多种方法并带领同学们进行故事赏析;李雨熙同学带领同学们学习辩论的技巧并开展模拟辩论赛,在思考小学生有没有必要学习法律的论题中,同学们锻炼了口才和思辨能力。这一节节有趣的课程激发了同学们对知识的探索欲和好奇心,他们认真聆听,积极思考,收获颇丰。
兴趣扬帆,梦想启航
结合孩子们的兴趣与特点,梦企航支教团的成员们设计了丰富多样的课程。舞蹈兴趣班的刘璎萱老师和廖婕老师分别针对不同基础的孩子准备了不同难度的舞蹈片段,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舞蹈的魅力;音乐朗诵课的李雨熙老师和吴寿涵老师为孩子们设计了有趣的音乐游戏和歌曲合唱,让孩子们在跳动的音符中打响童年的节拍;太极兴趣课的张晓老师和李梓瑜老师在一招一式的教学中,让在燥热天气中心浮气躁的孩子们沉静下来,共同感受传统太极的魅力;话剧兴趣课的王思杰老师和马杜老师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打造了不同的话剧情节和台词,让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感受角色的勇气与力量,在故事演绎中明白人生哲理。
在为期一周的兴趣课教学后,孩子们站上了文艺汇演的舞台,展现自己的风采。
童声合唱《明日歌》将朗诵、合唱、手势舞有机结合,悠扬的童声唱出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美好祝愿、表达了“今日事,今日毕”的坚定决心。歌声落下,一群小演员通过生动的角色扮演,讲述关于勇气、友谊与成长的故事,带领观众们走进《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和《三打白骨精》的世界。
在充满童真与创意、释放着童年活力与快乐的舞蹈串烧《声声慢》《一年级》《向快乐出发》中,不同年龄的孩子们展现了不同风格的舞蹈。孩子们每一个或优美或欢快的动作,都诠释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在太极表演中,中国传统文化被淋漓尽致地体现,一招一式间,倾注了孩子们的坚持与努力,尽现中华少年的风骨与担当。除此之外,用童真美妙的歌声带领观众进入古风世界、感受国风之美的《下山》《落》等节目,都展现了孩子们的别样风采,表现了孩子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决心、展现了他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赤子之心和中华少年的担当与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