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研究团队开发新品种家蚕——“丝绵1号”

目前,苏州大学农业生物技术与生态研究院的副院长徐世清教授团队通过TALEN基因编辑技术,成功构建了稳定遗传的Per基因敲除(Per-)家蚕突变体。为了进一步提升突变体蚕茧的品质,研究团队将构建好的突变体和实验室已有的优质蚕品种进行杂交,并经过多次回交筛选获得杂种优势,最终得到了丝绵生产专用蚕品种——“丝绵1号”。
与野生型家蚕生产的茧相比,该突变体的蚕茧短径(茧宽)增大了15%,茧层厚度和茧衣重量增加了2倍以上,茧层量和茧层率显著增加。

相比已用于市面上生产应用的蚕品种,“丝绵1号”新品种主要有以下两大显著的优势:

“丝绵1号”丝素蛋白含量显著增加:生产丝绵真正需要的是蚕茧茧丝中的丝素纤维,丝胶纤维则作为废弃物被除去,因此生产丝胶含量少的茧丝能直接提高丝绵产业的生产效率。“丝绵1号”蚕茧的丝素蛋白含量有显著升高,普通蚕茧茧层丝素率仅有69%,而茧层丝素蛋白含量约占77%,比普通蚕茧相对含量高了将近8%。此外,该品种的蚕茧茧层率约为24——26%,比普通蚕茧高出10%左右,茧层率的提高能有效提高蚕茧的出丝率从而提高丝绵产量。相关数据表明,“丝绵1号”家蚕出丝率达到了19%,呈翻倍增长。与此同时,“丝绵1号”蚕品种的丝腺发育和个体生命力与普通蚕品种并无显著的差异性,符合丝绵产业的蚕茧要求。

“丝绵1号”天然抗菌、抗氧化性能优越:生活环境中和人体内常见的病菌一般有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等,一般很难杀死。“丝绵1号”的茧丝能够有效抑致这些顽固病菌的生长,抑致效果好于普通白色茧丝或者绵纤维。“丝绵1号”制成的丝绵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比棉纤维高15倍以上,远超普通茧丝,抗氧化性能优越,护肤效果明显。

“丝绵1号”新品种家蚕的育种技术突破了传统的杂交育种,为家蚕设计育种开创了新思路。此外,该品种家蚕促进包括茧丝产量和特色茧丝性能在内的家蚕经济性状提升,可以很好的满足丝绵产业发展的需求,“丝绵1号”的进一步推广有望促进丝绵以及家纺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时间:2023-05-21 作者:大学生家园 来源:大学生家园 关注:
社会实践总结推荐
  • 苏州大学研究团队开发新品种家蚕——“丝绵1号”
  • 探寻桑蚕文化,感受蚕桑之美
  • “人间重晚晴”——苏州大学老有所护团队走访长护险居
  • 南充六合丝绸博览园,传统文化研学实践活动
  • 公益开展文化建设,银幕点亮美丽乡村
  • 暖心辅导,共筑未来
  • 暖心辅导,共筑未来
  • 5月12日晚,化学学院博雅服务队队员吴龙带领十一名志愿者在学子餐厅举行食堂学业辅导活动。
  • 05-13
  • 驻马店市二中成功举行“红色五月放飞梦想”社会实践活